一站解忧 纠纷不愁
创始人
2025-08-19 09:25:46
0

梅县区综治中心群众接待服务大厅受理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刘明心 摄

梅县区将区镇两级综治中心作为“智慧大脑”和“指挥枢纽”。刘明心 摄

白渡镇综治中心开展纠纷调解工作。受访者供图

梅县区综治中心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受访者供图

今年年初,来自江西的欧先生在梅县区某家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提车后欧先生发现该车辆刹车系统存在严重问题,要求全款退车,却得到“仅同意免费维修”的答复。

急于维权的欧先生来到梅县区综治中心反映问题,区综治中心立即分析研判,将此案移交至梅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市监局会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欧先生购车的4S店开展现场调解,向双方释法明理,最后双方协商一致同意更换同型号车,问题得以解决。

欧先生这次矛盾纠纷调解是梅县区综治中心日常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梅县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区镇两级综治中心打造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群众遇到烦心事不用东奔西跑,来到综治中心,“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就能高效解决问题,实现了“百姓呼声有人应,合理诉求有人办”,织就一张结实的“平安网”。

●南方日报记者 刘明心 通讯员 邹好好 冯森达 吴碧芬 王雅

全区联动 一盘棋上下协同

综治中心是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做好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梅县区将区镇两级综治中心作为“智慧大脑”和“指挥枢纽”,以综治中心为圆心,联动“政法部门+N”力量,形成全区上下协同、高效运转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梅县区两级综治中心践行的工作理念。群众来访或网格员上报的矛盾纠纷信息,第一时间在区、镇综治中心汇集、分析、研判。根据研判结果迅速“派单”,组织区、镇、村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多元调解。整个过程同步录入“粤平安”云平台,实现全程跟踪、督办、回访,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机制畅通,多方聚力,效果自然看得见。今年以来,区、镇两级综治中心受理矛盾纠纷855宗,成功化解778宗,化解率高达91%。同时,镇级综治中心还接收110非警务类警情980宗,办结850宗,真正做到非警务类纠纷“应移尽移、能化尽化”。

作为矛盾纠纷调解的枢纽,梅县区综治中心通过“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资源集成 一站式解决问题

“以前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可能要跑好几个部门,费时又费力。如今在梅县区综治中心,群众可以得到‘一站式’服务,少跑腿、少操心。”梅县区综治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梅县区综治中心接到群众诉求后,窗口工作人员会直接协调事件涉及的各相关部门,无需群众四处“奔波”。

梅县区综治中心充分利用政法单位集中办公的优势,巧妙“打包”,整合区法院的诉讼服务、区检察院的12309检察服务、区司法局的行政复议等专业资源,让多家单位进驻区综治中心协同办公。

今年一起家庭婚姻纠纷,就是由区镇两级综治中心联合公安、妇联、司法、民政等多部门共同化解的。通过“情感疏导+法律介入+部门联动”的模式,调解员进行多轮耐心调解和情感疏导,化解了夫妻之间的尖锐矛盾,引导双方理性签署离婚协议,避免了双方矛盾再次升级。

梅县区综治中心还汇集了全区14个重点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的精干力量,选派拥有丰富调解经验的业务骨干常驻或轮驻,将原本分散的调解力量拧成一股绳,实现了优势互补、效率倍增,将综治中心打造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调解资源。

高效运转 全链条服务群众

人才资源是基础,高效运转的机制更是服务好群众的关键因素。梅县区综治中心聚焦矛盾化解的受理、登记、研判、分流、调解、督办全链条,建立了标准规范、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如同一条“调解流水线”。

接到群众诉求后,梅县区综治中心会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分流处理。对于能现场调解的,安排相关入驻部门及工作人员先行开展调解;对于应由下级调解的,交由属地镇(高管会、办事处)调解或安排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到镇(高管会、办事处)综治中心调解,原则上不超过10个工作日调处并反馈。

据梅县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性纠纷由专业调解员或对口部门快速上手,力求一次调解成功;遇到涉及多部门、情况复杂的事件,区综治中心会立刻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集结相关职能部门、镇街负责人等,“组团”调解、联合办事,并组织专家调解员合力攻克纠纷难题。

对于110转来的非紧急警务类纠纷,区、镇两级综治中心会进行精准派单,由镇、村分级分类解决问题,确保群众每个诉求都能得到妥善处置。

为了让梅县区综治中心真正成为落实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接下来,梅县区将严格对标上级要求,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造“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综治中心升级版,让综治中心成为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解忧杂货店”。

■相关

覆盖“全科网格”

构建“风险雷达网”

做好平安建设,防患于未然是关键。梅县区综治中心依托覆盖全区的“全科网格”和1448名活跃在基层的网格员,构建起严密的“风险雷达网”,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排查、治理和宣传。

对于群众反复反映或部门、镇街多次移送的重点事项和相关人员,梅县区综治中心秉持着“早发现早预警”的原则,启动风险预警研判机制,召集相关方深入分析,及时发出“风险提示函”,明确责任,提前介入,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

为保障梅县区综治中心和各方力量实现有效对接,区镇两级综治中心、基层民警、各相关职能部门都可通过“粤平安”综治中心业务系统,全量反馈各级受理的矛盾纠纷。目前,梅县区开通综治中心业务系统账号共580个。网格员通过网格报送直接流转至综治中心业务系统,乡镇工作人员直接在综治中心业务系统全量录入矛盾纠纷,基层民警也可通过综治中心业务系统将110非警务矛盾纠纷流转至各乡镇,实现上下左右贯通。

“围屋家访”

近距离倾听群众心声

“围屋家访”是践行“给群众留一把椅子”理念,推动党员领导干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具体行动。

梅县区持续深化“围屋家访”机制,各级干部深入村居、走进家门,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推动合理诉求及时有效化解。对于“围屋家访”中收集到的诉求和排查到的矛盾,一般矛盾由镇级综治中心先行调解解决;重大矛盾由镇及时将事项上报区级“围屋家访”工作协调机制,经研判分析后组成工作专班在1周内到位并介入处理、跟踪督办。

“常见的诉求有邻里纠纷、家庭纠纷,也有对完善生产生活相关基础设施的诉求,如路灯安装等。”梅县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对于任何渠道接收到的群众诉求,区、镇两级综治中心都会第一时间确认和分析,积极对接有关部门,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入户,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今年以来,梅县区通过“围屋家访”已走访群众2710人次,登记诉求829个,成功解决诉求451个。“围屋家访”用脚步丈量民情,通过实地走访、近距离倾听,成为预防矛盾、化解矛盾的前沿实践。

■名片

快速读懂综治中心

综治中心是集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信访接待于一体的“平安驿站”,梅县区综治中心全称为梅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站式合全区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多元调解等资源力量,为群众解决各类难题。

若遇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欠薪欠资等问题,群众可以到梅县区综治中心或所在镇(高管会、办事处)综治中心提出诉求。工作人员会根据具体诉求划分种类,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安排调解员、镇街负责人等相关工作人员共同为群众解困。

梅县区综治中心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科学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调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区域。引导受理区具备群众引导、综合接待、登记受理功能,设立统一接待群众的导引台,这是群众来综治中心办事的第一个环节,类似医院的分诊台;多元调解区具备调解、仲裁、信访、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法律监督等功能;指挥调度区具备系统运行监测、风险预警研判、事件分类处置等功能。

目前,梅县区有区级综治中心1个、镇(街)综治中心19个,全部综治中心均已挂牌成立并实体化运行。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有些好笑的来时路,每走一步也算... 近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最受瞩目的“百米飞人”决赛鸣枪开跑,虽然宇树机器人第一个撞线,但天工凭借着...
分歧依旧:特朗普承诺对乌提供空... 2025年8月18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出席乌克兰峰会。视觉中国 图 美乌欧领导人白宫...
[AI电子书] 全国自考《小学... 目录 2004年下半年全国自考《小学班主任》真题及答案 2005年10月全国自考《小学班主任》真题及...
去国外上学和“主理人”们的那些... 我是小L,一个敏感又钝感的留学生。 最近网络上掀起了一阵对“主理人”的批判热潮,主要是通过模仿这些...
26年研究生录取流程全面提速,... 2026年研究生招生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核心围绕“快、准、公”三个关键字展开,直接影响百万考生的备考策...
HBO出品、必属精品,这5部成... 1、《蛇蝎美人》美国深夜档的美剧。尺度相当的大,每集只有二十多分钟,至少有一场C戏,美人们有的是利益...
琼瑶古早复仇剧《庭院深深》:采... 在阅读名著《简爱》之前,阿栈曾看过一部古早琼瑶剧。剧情很多桥段和《简爱》是重合的,以至于当年阿栈以为...
我在喀什看李兰迪和邱天飙戏,爽... 这几天,我在新疆喀什探班,爱奇艺微尘剧场精品短剧集《喀什古城》。喀什的氛围特别友好,剧组是有当红明星...
一穗沉土,千般人生!《生万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彭茜 秦娟 曹竹青一穗沉土,千般人生。电视剧《生万物》自8月13日登陆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