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 M817 在算是近期的一款重磅车型了,东风猛士携手华为,将“硬派越野”与“智能座舱”做了较为彻底的融合。该车已于最近正式上市,推出 Pro 与 Max 两个版本,官方指导价 31.99 万元起,顶配约 34.99 万元,上市阶段还配合了一系列首销权益(置换、选装基金、免费流量、金融方案、三电质保等)。
这样的定价策略把传统“越野高门槛”的印象再一次被打破:相对而言,30 多万的价格把豪华智能越野的门槛下探到了更多普通用户能触及的区间。
外观:硬朗军工美学 + 科技细节,猛士 M817 延续了猛士家族一贯的硬派设计语言,车身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完全摆脱了“圆润”的城市 SUV 气质。
前脸部分采用了矩阵式格栅,中央“M”字徽标极具辨识度,两侧搭配纵向布局的 LED 大灯组,夜间点亮时带有明显的“军工风”气场。前杠加粗,并带有金属护板和牵引孔,不仅是装饰,更兼顾了越野环境下的实用性。
车身侧面,M817 的高腰线与宽大的轮眉营造出强烈的力量感,整体尺寸接近全尺寸 SUV,车长超过 5 米,车宽超过 2 米,轴距达到 3100 mm。搭配 20 英寸越野胎和高离地间隙,视觉冲击力极强。
尾部造型同样硬派,贯穿式尾灯结合外挂式全尺寸备胎,让整车更显粗犷和野性。整体外观既传承了猛士军车的基因,又在细节上加入了更现代化的处理,既能在越野场景中“震场”,也能在城市街头“抢眼”。
内饰:豪华与战斗氛围兼备。如果说外观强调的是“军工基因”,那么 M817 的内饰则体现了“军转民”的高级感。车内采用了大面积的皮革包裹,并辅以碳纤维饰板和金属拉丝工艺,中控区域以“T”字型结构展开,强调驾驶者为中心的布局。
车内12.3 英寸液晶仪表盘、15.6 英寸中控大屏,显示效果清晰,界面科技感十足。下方则保留了部分实体按键,兼顾操作的直观性和驾驶的便利性。方向盘为平底造型,带有多功能按键和金属质感拨片,凸显出一丝性能气息。
座椅方面,M817 配备了真皮打孔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加热、通风以及按摩功能。前排座椅侧翼支撑宽厚,兼顾舒适性和越野中的包裹性。
后排空间同样宽敞,得益于 3100 mm 的轴距,二排座椅腿部空间接近 1 米,头部空间超过 1 拳,整体舒适度超越大多数同级 SUV。同时,后排座椅还支持比例放倒,最大化拓展行李厢空间,满足长途穿越和多场景使用。
猛士 M817 在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家庭和越野双重需求。后备厢常规状态下的容积接近 800L,足以放下全家出行的行李,如果将后排座椅放倒,最大拓展容积超过 1600L,几乎可以当作“移动储物间”。
车内储物空间也非常丰富,门板、扶手箱、中控台等位置都设计了大体积储物槽,并支持 50W 无线快充和多个 USB 接口,满足多设备同时供电需求。值得一提的是,M817 的二排和三排均提供独立出风口与杯架,甚至带有可选的车载冰箱和 220V 电源插口,方便野外露营或长途旅行使用。
猛士 M817 在动力总成和底盘上也强调“全场景能力”。该车采用纵置 PHEV 架构,搭载1.5T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组成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可达 505 kW,综合扭矩848Nm;CLTC纯电续航里程140km,CLTC综合续航里程1300km。
官方把“磐石底盘”“猛士全地形系统”“战甲车身”列为核心技术点,另外 Max 版本还可选装空气悬架、后轮转向等越野/舒适向配置,提升通过性与日常驾乘平衡的能力。实际表现上,这套系统旨在在越野通过性与公路舒适性间做平衡:短跨越野路段能保证攻克能力,城市驾驶又不会太牺牲舒适性。
M817 的另一个卖点是“满血华为”赋能——包括鸿蒙座舱 5、乾崑智驾 ADS4、乾崑车云与星闪数字钥匙等技术栈。车机和智能辅助覆盖了:在线导航、语音多轮交互、车位到车位辅助、城市与高速场景的 NCA(高速/城市辅助驾驶场景)、泊车网络覆盖等功能。
厂方和媒体都把“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覆盖与广泛停车场数据库”作为用户场景亮点之一,这对城市中大型 SUV 的使用体验提升明显。总体上,M817 在 L2 甚至部分可扩展至 L2+ 的应用层面做得较为完整,智能化的侧重点更多放在“怎么让一台越野车在城市也更聪明、更方便”。
把 M817 的产品力拆开来看,有几条明显的主线:
安全与抗毁能力:媒体报道强调车身采用超高强度钢(报道中提到 2000 MPa 级别的高强钢、车顶抗压能力、以及电池包的防刺护板等),这既是越野车的传统诉求,也是品牌在“军工基因”上的延伸。对于越野用户与对安全有高要求的家庭购车者,这一点有很强的心理加分。
越野能力与底盘技术:磐石底盘、空气悬架、后轮转向与原地掉头等功能使它在复杂地形下有更强适应性;Max 版的选装进一步拉开了家用版与半专业越野版的差距。
智能化体验:华为 ADS4 与鸿蒙座舱把车机、车云、语音与智能驾驶统一进一个生态,增强了日常便利性,尤其是车位到车位、停车覆盖这类高频场景极具吸引力。
豪华舒适配置:从 Nappa 真皮、丹拿音响到冷暖冰箱等生活化高端配置,M817 的内饰体验更像是一台“能野外开,也能招待朋友的小型移动会客厅”。
尽管产品亮点明显,但 M817 并非无懈可击,30 万级的区间比传统猛士车型更亲民,但相对豪华中大型 SUV(及部分合资豪华入门车型)用户,可能仍会在品牌溢价或售后网络上有顾虑。
整车质量与耐久性待检验,当一款车型同时把越野强度、电子化与舒适性做足时,长期可靠性与细节耐用性就成了消费者关注点,尤其是第一次把“华为智驾”这种大量软硬件结合投产到越野平台时;
真实越野极限需经实测:厂方宣传的数据与媒体报道多集中在技术层面与系统能力,真实的涉水、爬坡、连绵岩石通过能力仍需越野媒体与玩家的长期验证。
作为一名偏爱越野的汽车博主,看到 M817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台“把标签做清楚”的车。它不想单纯做成一个越野符号,而是把“越野能力、智能体验、城市舒适”三者都放在产品规划里,这种打法在当下是有市场的。
若你经常走越野路线且对智能化没有要求,传统猛士的更纯粹越野车可能更省心;若你想要兼顾家庭、周末越野与不错的智能座舱体验,M817 非常值得一看。购车建议上,如果预算在 30–35 万且注重“全能”体验,直接上 Max 版的吸引力会更强(尤其是空气悬架与后轮转向对越野+舒适的帮助明显)。
如果在 30–35 万预算里,你更看重 硬派越野能力 还是 智能舒适体验?你会选一台“能上山下海也能城市生活”的全能车,还是一台专注性能的纯越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