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邱伊娜 通讯员 粟乐妍 程振伟
出伏后,“秋老虎”依然凶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内,气氛比气温更热烈。在这里,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拉开帷幕,全国294所高校、700余支队伍、3000余名师生带着他们设计、制作的智能车展开巅峰对决。
总决赛现场 学校供图
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分别在8月19日和8月20日进行,记者来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看了看现场的比赛情况。为了这场比赛,机器人、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基本准备了半年以上,每辆小车都是亲手设计打造。
这次也是杭电继2010年之后第二次举办全国总决赛,在比赛场馆外,学校特别发起“英才腾飞、创新筑梦”招聘交流计划,英飞凌科技、宇树科技、小米汽车、长安汽车等科技公司现场设置招聘展位,点对点为参赛者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咨询。
杭电智能车队正在比赛中 粟乐妍摄
700余支队伍集结
开展智能车巅峰对决
进入杭电校园,越靠近体育馆人越多,学生们三五成群,手上抱着或推着箱子,里面装着他们设计制作的智能小车。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全国顶级赛事,2006年由清华大学发起,清华、浙大等半数以上985高校都是积极参与者。
杭电电子信息学院老师颜斌是本次总决赛的赛事工作者之一,他介绍,今年参加总决赛共有700余支队伍,来自9大赛区,“都是各大赛区前10%的选手,堪称巅峰对决。”
整装待发的小车们 记者邱伊娜摄
场馆内,各个竞赛组别的小车排列得整整齐齐,非常震撼。比赛分为竞速组、创意组和室外组3个组别,合计10多个赛项。
竞速组顾名思义,这考验的是智能车跑完赛道的速度,唯一评断标准就是比赛用时,最快跑到终点线的智能小车就是胜利者,时间区分度精确到1毫秒。其中不同小组别又有不同差别,例如平衡轮腿组的小车是两轮的,要在赛道中稳稳地越过障碍;双车组中的前车要通过红外灯牵引后车一起动等。
创意组主要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赛项,需要智能小车在赛场上完成特定任务。室外组的智能小车直接在操场、马路、草坪等室外环境运行,侧重于考察室外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识别、自主导航等能力。
室外组参赛者在高温下进行竞赛 学校供图
赛事准备均在半年以上
队员们基本没有假期
每一辆智能小车,都是队员们从0到1“手搓”出来的,做小车的过程是怎样的,几乎每位参赛者的回答都是“没日没夜”。
一支队伍正在调试小车
2023级自动化专业学生田靖杨是杭电完模一队的成员,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刚好把妈妈接到比赛场馆观赛。小田同学是四川人,暑假已经快要结束,因为备赛她没有回家,只能找机会让妈妈来观赛,顺便见一面。
她参加的是完全模型组比赛,这个组别中的小车更贴近我们现实中的汽车模型,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外壳。在赛道里,小车要完成侧方停车,抄近路等任务。
目前,该组全国决赛已经完成,杭电完模一队拿下了预赛决赛双第一,比第二名快了将近两秒。
杭电完模一队(成员从左到右:田靖杨,徐哲人,江仕杰,田子铮,吴戈)拿下预赛决赛双第一,成功夺冠。 粟乐妍摄
队长江仕杰说:“比赛过程中,技术上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团队合作的力量。”之前,小车的通信中断,小江和负责硬件的队友一起查问题,才发现是车壳带了静电,“还有图像问题,曾在今年5月全部推翻重来了一次,我们负责图像的队友每天通宵到凌晨5点,整整一个月,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备赛时,队员们基本上没有假期,下了课就泡在实验室,但是团队协作、一起向上的氛围,反而让他们干劲十足,做小车也和专业课相辅相成。“我们的每学期的绩点甚至都比上个学期高。”小江说。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一支小队参加的是缩微光电组的比赛,这个组别的赛道比较小,车也更小些,需要凭借光电技术精准避开锥桶障碍物,完成跑圈。
队长徐璟灏是计算机专业,和其他两名队友从去年12月就开始准备比赛,“我们一般都在假期干活,从早上十点半开始,最晚到第二天凌晨4点结束。”
他们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手搓”的小车,比如摄像头上的偏振片,为了小车不打滑而安装的扇叶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熟悉,因为是自己亲手一点一滴打造。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三人小队 记者邱伊娜摄
采访时,队员李沐航和李若妍谦虚地说,这次比赛重在参与,目标是“保二争一”,最后他们以第九名的成绩拿下了全国一等奖。
一头比赛,一头递简历
杭电特别设置汽车相关企业招聘展位
在技术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涵盖了汽车电子、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机驱动、计算机、机械、能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能力上,“比赛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自我驱动能力的协调发展,非常锻炼人。”颜斌说。
以杭电为例,近五年经过智能汽车竞赛锤炼的学生约七成进入国内外顶尖高校继续深造;而华为、海康、宇树等行业龙头以及新能源车企则成为竞赛获奖学生的就业首选。
恰逢比赛创办20周年,一向在学生就业上下功夫的杭电真的把著名科技企业的HR都请来了,如英飞凌科技、宇树科技、小米汽车、长安汽车等十几家单位设置招聘展位,学生一头参加比赛,一头还能打印一份简历,为未来求职做准备。
学生现场咨询 记者 邱伊娜摄
学生现场咨询 记者 邱伊娜摄
来自黑龙江一所高校的张同学比完赛,就打印了一份简历,排在了海康威视的咨询队伍里,“我们组预赛排在20多名,进不了决赛,拿不了奖,带个offer回去也好。”张同学嘿嘿地笑了,“我比较想去大型的科技或汽车企业,平时在学校与江浙沪的企业接触得少,这次来了正好!”
现场一家科技公司来了两个HR,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厚厚一叠简历,她们告诉记者:“我们上午印了一百多份招聘折页,马上就发完了,下午还去加印。今天收到的简历中有50%左右都是这次比赛的参赛选手,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她们表示,平时招聘的过程中会比较看重竞赛经历,这部分毕业生大多综合能力强,也非常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