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国泰飞机近景图。(国泰供图)
当全球航空业仍在动荡中寻找方向,国泰集团行政总裁林绍波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掷地有声:“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最国际化的中国航司,也是最中国化的国际航司。”这句宣言不仅勾勒出国泰的独特定位,更成为解读其千亿级投资与战略布局的核心密码。在37亿港元中期溢利与14架波音777-9新订单背后,一场关于身份重构与枢纽未来的宏大叙事正在香港国际机场上空展开。
业绩底盘:国际化网络的量增利稳
国泰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是其国际化运营能力的直观体现:客运量同比激增30%,全球航点历史性突破100个,新增19条航线如罗马、慕尼黑、达拉斯等长途血脉持续注入活力。在北美运力飙升50%、欧洲增长30%、澳洲提升20%的扩张节奏下,85%的高客座率印证了全球市场对其枢纽地位的认可。Skytrax“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前三、“最佳经济舱”及“最佳机上娱乐”三项大奖加冕,更在服务层面为其国际化基因提供了权威背书。
然而,量增之下暗含行业共性挑战。顾客及商务总裁刘凯诗坦言:“运力大幅提升与过境旅客比例增加,客观上摊薄了单位收益。”这解释了为何在载客量创纪录的同时,集团溢利维持在37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国际市场精耕的代价,是收益率的理性回归。但国泰的应对之道并非收缩,而是以更广阔的网络覆盖与成本杠杆寻求平衡。
中国化实践:背靠祖国的深度融合
国泰的“最中国化的国际航司”绝非口号,而是渗透于航线网络、人才结构乃至客舱体验的系统工程——
内地动脉强劲搏动:每周超300对航班如密集血管连接香港与23个内地航点。北京每日8对、上海每日9-10对的“超级快线”,与乌鲁木齐、常州、义乌、贵阳等新兴节点交织成网。更深远布局在于大湾区腹地——海陆空联运实现旅客不经入境直达登机口,行李直挂终点的便利,正将“香港飞”转化为“大湾区飞”。
人才本土化突破:内地员工规模年底将达4000人,占集团总数近12%。从客舱服务到IT研发,国泰在深圳、广州设立的IT办公室与香港总部形成三角协同。当普通话与粤语在机舱内此起彼伏时,服务已悄然完成文化适配。不同地域乘客都能感受到亲切服务,这正是多元化团队的独特价值。
文化符号升空:“寻味中华”系列将八大菜系搬上公务舱餐桌,成为最具味觉冲击力的文化宣言。这道始于香港—内地航线的餐食革新,因乘客热烈反响即将飞向全球航线。从人才到餐桌,中国基因正深度植入国泰的国际化躯干。
千亿赌注:锚定枢纽未来的战略定力
成为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航司的雄心,这需要真金白银的长期投入。国泰以远超1000亿港元的投资额,展现出对香港枢纽地位的坚定信念——
机队焕新固本:新增14架波音777-9订单使该机型总量达35架,未来接收新机总数突破100架。这些装备最新客舱技术的长途旗舰,将与空客机队共同构建“双供应商”安全边际。2026年A330全平躺公务舱、2027年777-9全球领先头等舱的路线图,持续强化高端服务护城河。
基建时空共振: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全面运营与T2客运楼启用,与国泰运力扩张形成历史性交汇。香港快运即将迁入香港国际机场T2,低成本运营效率有望质变;北京旗舰贵宾室本月迎客、纽约新贵宾室明年揭幕的全球布局,则让地面服务匹配其空中野心。
人才韧性筑基:机组流失率历史低位印证内部凝聚力。疫情后的人才储备已从“高速扩招”过渡至常态优化,为稳步扩张提供人力保障。所有飞机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利用率的背后更是其员工团队士气与运行高效化的亮眼体现。
时处逆风中的平衡术
如今的航空运输业,挑战依然如影随形,即便是在拥有香港这一行业公认为“好码头”之宝地。今年上半年,香港快运约5亿港元亏损(备注:集团管理层将其归之受日本地震谣言及新航线培育拖累),货运市场受关税政策波动冲击,收益率持续承压。但国泰的应对策略清晰折射其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的特质——
国际网络弹性:当美国关税挤压内地出口货流,货机迅速转向东南亚、印度等替代市场;当日本航线短期受挫,韩国、台湾、东南亚及更多中国内地新增航点分散风险。近30个“一带一路”航点中,利雅得航线不足一年即从每周3班增至4班,彰显国际布局的敏捷性。
内地纵深缓冲:香港快运内地航点从1个猛增至6个,日本航线占比从50%下降至均衡结构。大湾区IT三角的研发协同,更在国泰近期IT系统升级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植根香港,背靠祖国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发展之本。”林绍波总结道。
全球枢纽竞逐的中国答卷
当新加坡樟宜机场与中东超级枢纽等都在加速全球吸流,国泰的千亿投资揭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拒绝成为无根的“国际公司”,也避免沦为区域性的“本土企业”,而是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动态平衡中,重塑枢纽价值。全球上百个航点与Skytrax前三彰显其世界级竞争力,23个内地航点与寻味中华餐食则深植中国基因。
此次这份中期成绩单的深层价值,不在于37亿溢利的数字,而在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国泰“植根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战略定位的可行性——当一架架国泰旗下的航空器从香港国际机场腾空而起,它搭载的不仅是乘客,更是一个国际化中国航司在变局时代锚定自身坐标的雄心。
图:国泰多元航空业务。(国泰供图)
“最中国化的国际航司”绝非口号,而是渗透于航线网络、人才结构乃至客舱体验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