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2025第8届汽后西湖峰会分论坛之一——2025汽后门店·新流量峰会在杭州举办。本场峰会的圆桌论坛以“如何做好新媒体引流实现内求新生”为主题,由聚汽网编辑记者田红艳担任主持嘉宾。受邀参与对话的嘉宾包括杭州车水马龙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智华、车百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江德才、蓝火轻改COO&品牌创始人张明罗、张公子·底盘整备中心创始人张公子、百援精养执行董事兼数字营销中心总经理崔亦凯。
从当前市场现状来看,传统营销模式日渐式微。车主的行为习惯已发生显著变化,线上渠道的流量竞争愈发激烈。“流量为王”的趋势不可回避,唯有迎难而上。本次论坛,聚汽网特邀在新媒体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杰出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破解之道,共享优质资源,共探“流量”未来发展之路。
以下是圆桌论坛现场实录。
嘉宾精彩观点
杭州车水马龙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智华
田红艳:杨总目前在汽服门店的新媒体运营领域采用的是矩阵打法,最高粉丝量达7.5万。请您和大家谈谈您的方法。
杨智华:新媒体转型是环境倒逼下的战略选择。疫情期间事故维修与常规保养业务量骤降,迫使我们去探索抖音渠道破局。核心路径是“单店多账号矩阵演化”:
从初期单一账号试错,逐步发展为20余个垂直账号协同运作,每个账号聚焦特定服务项目(如底盘维修、局部点喷、特斯拉专修)。通过持续的内容迭代,将抖音孵化的项目反哺线下业务,形成“短视频引流-直播转化-多平台协同”(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的闭环模型。
我的核心方法论还是强调“基础执行力优先”。矩阵账号达成7.5万粉丝量级的成果,本质是把握平台红利期的规模化实践——通过高频内容输出(日均多场直播)与快速试错实现经验积累。而团队建设需采用“三位一体”策略:创始人必须亲自下场理解运营痛点;挖掘现有员工表现力潜力);引入第三方陪跑团队嫁接成熟方法论。三重路径结合可降低试错成本,加速结果产出。
对初创门店的建议:新媒体运营不存在“最佳入场时机”,当下即是关键窗口期。与其纠结策略完美性,不如优先确保执行力落地。重点在于启动最小可行性实践(如单账号单项目试水),通过走出去学习、内部复盘持续优化。终极逻辑在于“做优于不做”——未行动者已被淘汰于趋势洪流,而行动者至少获得经验资产。
蓝火轻改COO&品牌创始人
张明罗
田红艳:您是如何从单店抖音轻改项目中实现月产值超百万的?
张明罗:改装行业与兴趣电商存在天然契合度。相较于传统汽服赛道同质化内容,改装可以通过视觉化元素,比如轮毂或车衣展示等,与场景设计来激活用户兴趣。核心运营需解决三大矛盾:其一,定位决定客群——低价引流策略与高端客户获取互斥,我们通过98元高端洗美体验券配合达人投放,实现700客资到17万产值的半月转化;其二,流量承接能力决定生死,门店若缺乏特色项目与服务标准,流量激增反而加速崩盘;其三,内容价值高于流量购买——优质内容可突破算法限制,但需配套本地化投放放大效能。
田红艳:现在抖音平台流量越来越难做,您如何通过线上流量打通私域,获取更多客源到店进行线下消费?
张明罗:线上流量到店后,转化关键点在于:建立特色盈利项目,如洗贴改三模综合体,避免陷入传统保养价格战;通过人性化细节提升体验黏性(免费冰品/定制纸巾等河南案例);更需将服务场景从“车”转向“人”——例如在门店嵌入红酒吧、电竞区等社交空间,使客户留存时间延长3倍。
终极目标是构建“客户合伙人”机制。比如杭州某贴膜店90%订单来自转介绍,证明了通过亲子活动、户外探险等共创项目,将私域客户转化为分销节点的可行性。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建设意义的。
百援精养执行董事及数字营销中心总经理
崔亦凯
田红艳:我们知道目前在新媒体领域中,尤其汽服门店,人才的选拔是一大难点所在。您对于优秀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建设这一方面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带给大家?
崔亦凯:在团队建设层面,传统汽服企业与数字营销存在基因冲突。如百援精养为此独立成立百援数科公司,以纯互联网基因的团队架构运作——从办公环境到考核机制全面差异化。若强行将数字团队嵌入传统体系,必然导致人才流失与创意抑制。企业需根据规模选择路径:单店可配置基础摄剪人员;中大型企业必须通过组织隔离解决文化冲突,否则无法吸引顶尖人才。
田红艳:请您给台下正在运营起号的汽服门店一些最真实诚恳的建议。
崔亦凯:实操层面,“真实”是流量获取的终极心法。刻意营造人设易崩塌,应立足劳动致富的本色:展现真实服务场景、员工成长故事及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生活片段。训练网感需渐进:初期通过“拍物不拍人”(聚焦车辆/工艺解说)降低镜头恐惧,逐步过渡到自然出镜。关键在于摒弃表演心态,用松弛感传递专业与真诚。需警惕“为拍而演”的陷阱——例如临时摆拍员工关怀,背离日常经营本质。流量运营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延伸,用心修车、诚信待客才是持久增长的根基。
车百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江德才
田红艳:您是如何通过开发线上商城获取5万客户群体,通过线上活动将以客户变成自己的私域流量?
江德才:私域建设需立足长期主义。早期我们开发APP积累9万用户,但因装机率低、维护成本高而失败;后转向小程序沉淀3万客户,验证了轻量化载体的可行性。关键在于建立“服务信任锚点”:以不坑不蒙的真诚服务赢得客户主动留存,而非依赖补贴绑架。当前我们正构建“公域偷流-私域闭环”的新模型:通过直播等形式展示专业服务场景吸引公域用户,再导入自有小程序实施精准营销。例如借势哪吒汽车退市事件,以售后保障内容单日增粉数千,证明垂直领域真实服务场景自带流量引力。
汽服门店需警惕流量陷阱,回归经营本质。当前行业过度追逐拉新却忽视客户沉淀,导致“热闹不盈利”的困境。核心矛盾在于:盲目引流与门店承接能力错配。我们曾经历双休百位客户集中到店的服务崩盘教训——当线下服务品质无法匹配流量规模时,反而加速客户流失。真正的增长引擎在于私域精细化运营:将公域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经营的客户资产,通过分类管理深挖单客价值。
田红艳:请针对您过往在新媒体运营中的经历,给在座的大家提供一些最诚恳的建议。
江德才:团队搭建应匹配发展阶段。初创门店建议创始人亲力亲为:老板需率先掌握内容创作逻辑,再带动团队成长。中大型企业则需注重人才适配性。同时需警惕“数据虚荣”:粉丝暴涨易导致运营团队心态浮躁,应强化“线下服务即内容根基”的认知。拍摄策略上,推荐记录真实服务过程:技师工作细节、客户痛点解决方案等原生场景最具转化力,我们通过侧拍技师工作日常,实现日均8-10组精准客户零成本到店。
宾德汽车创始人&张公子底盘整备中心创始人 张公子
田红艳:作为抖音的知名博主,张公子的账号在汽服赛道中也脱颖而出。从运营的角度来看,您的视频在内容的设计方面也藏着精准撬动流量的底层逻辑。接下来请您为大家分享关于您是如何打造个人IP差异化,以及打造个人IP的重要性。
张公子:个人IP差异化需立足“角色化定位”。通过提炼“好老板”“好员工”“好家人”等多维人设标签,以情感共鸣替代硬广输出。例如以“父亲”角色传递责任感,以“技术专家”角色展现专业深度,使内容自然触达用户心理需求。拍摄主题应围绕用户关心的职场关系、家庭平衡等痛点展开,避免直接推销。关键是将IP塑造为“可信任的熟人”而非“销售员”,通过生活化场景建立情感连接。
团队培养方面:高薪聘请外部精英并非最优解,建议筛选有行业认知的素人,投入系统性培训资源。本人曾耗资十余万培养摄影师,通过外部课程学习文案、摄剪技术,再以该核心成员为种子裂变团队。优势在于内部人员更懂业务逻辑,经磨合后可实现高效协作——例如仅凭一个案例道具便能预判创作方向。企业需将短视频视为战略级投入,在人才培养上敢投入、给时间以及成长空间。
上一篇:吉利银河A7集体交付-大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