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发小天天拉着我琢磨买车,一见面就叨叨 “1.5T 够不够用”“2.0T 会不会更爽”,眼睛里全是对加速推背感的执念。说实话,当时我就想怼他两句 —— 你光盯着动力看,后期哭的时候还在后面呢!
真不是我泼冷水,现在好多人选排量,跟买菜只看颜值似的,觉得排量大就有面儿、动力足就够用,压根没往长远了想。我那发小最后咬咬牙提了个 2.0T 的 SUV,提车当天还跟我炫耀 “踩油门那劲儿,绝了”,结果才仨月,就开始跟我吐槽 “加一箱油比同事多花小两百,这才开了半个月又要去加油了”。
你别说,这排量跟养车成本的关系,真不是一点点大。我邻居家那辆 1.6L 的轿车,每月上下班来回五十公里,油钱撑死五百块;反观我发小,同样的路程,每月油钱得八百往上,赶上节假日跑趟高速,来回油费就得小四百,他现在每次加油都得盯着油表叹气,说 “早知道当初选小排量了,这油钱跟流水似的”。
除了油钱,保养也是个大头。我记得上次陪发小去做首保,师傅跟他说 “你这 2.0T 的发动机,得用全合成机油,一次下来小一千”,我在旁边听着都替他肉疼。反观我另一个开 1.5L 自吸的同事,每次保养四百来块就搞定,还跟我说 “半年保养一次,一年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真的,真的不是排量越大越好,你得琢磨琢磨自己口袋里的钱,总不能买车的时候潇洒,后面养车的时候天天紧巴巴吧?
还有个事儿更坑,就是政策这玩意儿,好多人选排量的时候压根没当回事,等出问题了才傻眼。我前同事去年在老家买了辆 2.4L 的合资车,本来想着开两年再迁到城里来,结果今年城里出了新规,排量超过 2.0L 的车不给上本地牌照,他现在天天愁得睡不着觉,要么就得花大价钱找黄牛,要么就得把车卖了重新买,你说这不是自找罪受吗?
而且现在各地政策变得快,一会儿是购置税优惠只针对小排量,一会儿是限行的时候大排量车更难上路,甚至有的地方年检,排量大的老车还容易不过关。我叔那辆 3.0L 的老车,去年年检的时候来回跑了三趟,光检测费就花了一千多,最后还是找熟人帮忙才过的,他跟我说 “早知道当初不图那点面子买大排量了,现在年检都成了心病”。
现在想想,当初我发小选车的时候,要是早想到这两点,也不用后来天天跟我抱怨 “养车比养孩子还费钱”。其实选排量这事儿,真不是看别人选啥你就选啥,也不是光盯着动力爽不爽,你得想想自己平时咋开车 —— 要是天天就上下班代步,偶尔周末周边游,1.5L 或者 1.5T 真够用了,省下来的油钱和保养钱,干啥不好?
要是你经常跑长途、拉东西,那选个 2.0T 也没啥,但你得提前算好后续的成本,别到时候买车开心,养车闹心。我见过太多人买完车才发现,排量选大了,不仅油费贵,保养贵,连保险都比小排量的贵,最后只能天天把车停在楼下,宁愿挤地铁也不开,那不是白买了吗?
对了,还有个小细节,我发小那辆 2.0T 的车,平时在市区开,红绿灯多的时候,油耗能到十二个多,而我同事的 1.5L 自吸,市区油耗也就七个左右,这一算下来,一年光油钱就能差出小一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你说这一万块钱,用来给车做保养,或者给自己买几身衣服,不香吗?
所以啊,买车选排量真的学问大,别光盯着动力看,养车成本和政策适配性这两点,才是真真正正能影响你后续用车体验的关键。别跟我发小似的,光顾着一时爽,后面天天后悔。
你们选车的时候有没有踩过排量的坑?或者对养车成本这事儿有啥想说的,评论区唠唠~我反正觉得,选排量还是得务实点,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当摆设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