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莫 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张 萌
索尼本田合资的AFEELA还没上路,就先在加州吃了官司。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22日,美国加州新车经销商协会(CNCDA)一纸诉状,将美国本田、索尼本田移动公司(SHM)及其美国公司(SHMA)一齐告上法庭,直指其通过官网直接收取消费者200美元订金的直销行为,“踩过界”了。
CNCDA强调,加州法律明令禁止汽车制造商通过关联品牌和自家经销商抢生意,而AFEELA作为本田“亲戚”,用本田工厂生产,却绕过本田和Acura经销商直接卖车,明显违规。协会要求法院立刻叫停该行为。
目前,案子刚进入审理阶段,AFEELA官网预订通道仍照常开放。
这场法律交锋,不只是AFEELA的合规大考,更是新能源直销模式与传统经销商体系在加州市场上的又一次硬碰硬。
直销为何踩线?
要理解AFEELA为何被指触法,首先需捋清这家合资公司的框架与销售路径。
索尼与本田的合作始于2022年3月,当时两家公司宣布将就组建战略联盟进行深入讨论。到2022年6月16日,双方正式成立了索尼本田移动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注册资本为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索尼和本田各持有50%的股份。
前本田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担任合资企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索尼移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川西泉则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其中,索尼本田移动公司(SHM)为日本本部的合资母公司;SHMA为其在美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在美市场的销售与交付落地。
这次合作被外界视为优势互补的结合:索尼将其在影像传感、通信、网络技术和娱乐技术方面的专长带入合作中,而本田则贡献了其汽车制造、销售和服务方面长达数十年的专业知识。
索尼本田移动公司美国公司的一位高管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网站完成从预订到销售的所有流程,确保整个过程‘无任何麻烦’。”
在今年1月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SHM发布了其首款电动汽车AFEELA 1。这款车型提供两个配置版本:起步版售价8.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89万元),签名版售价10.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5.41万元)。
新车计划在美国俄亥俄州的本田工厂生产,并于202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正式销售,2026年中期开始交付。
而这次的问题出在SHM选择的销售模式上。
与特斯拉和Rivian等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一样,SHM采取了直销模式,即绕过传统的特许经销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车辆。根据CNCDA披露,SHM通过品牌官网面向加州消费者收取AFEELA 1车型的“可退订金”,价格为200美元,并以直销路径推进预订、交付等完整链路。
但当地的法律并不允许这么做。
CNCDA以加州车辆法典为依据,称制造商及其关联方不得在新车销售、租赁或保修服务上与自家特许经销商竞争;2023年通过并于2024年1月生效的另一规定也进一步明确了“不得借关联品牌绕开经销商”的禁令逻辑。
2025年5月,CNCDA首先向SHM发出了一封停止信,要求立即停止这种直销汽车的行为。但SHM表示不会停止,双方的对峙持续升级,最终导致了这次的法律诉讼。
CNCDA在最近的通告中直言,这一做法是对“161家在加州的本田与Acura经销商”的直接冲击,并强调其将寻求“立即的禁令救济”。
协会主席Brian Maas表示:“我们代表加州经销商严正声明,绝不会对合作伙伴制造商违反特许经营法的行为坐视不管。我们希望索尼与本田能够认识到,依我方认定,其行为已违反加州法律。”
目前,CNCDA已将完整诉状上传官网,显示案件于2025年8月19日电子提交立案,诉因包括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与宣告性救济,并详述了“直销对经销商与就业的潜在冲击”。
截至8月25日,案件尚处初期程序阶段,法院尚未作出实体裁判。
直销vs特许
这场拉锯并非孤例,而是同一监管框架下的再一次冲撞。
CNCDA此前也对关联直销动过手。今年4月,该协会就对大众集团的Scout品牌的直销方案提起诉讼,指其同样存在绕开现有网络的问题。而这次对SHM与美国本田的诉讼,可以视作同一法律框架下的延伸。
在被告阵营内部,角色边界也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美国本田试图与合资企业划清界限,发言人曾表示:“不会参与索尼本田的决策流程,也不涉足AFEELA车型的经销、销售及售后服务。该品牌显然不属于美国本田旗下。”
行业组织的表态同样早有铺垫,美国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对AFEELA的直销计划早有表态。
该协会主席迈克·斯坦顿(Mike Stanton)在年初就称,SHM的做法将与其本田与Acura经销网络竞争,协会将“在州议会与法院”层面予以挑战。多家媒体在年初也将AFEELA与大众Scout的直销路径并列讨论,认为这将把特许和直销的拉锯推向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加州长年容许像特斯拉这样没有特许网络的品牌采用直营,但一旦制造商在本州拥有特许经销商,加州车辆法典便禁止其“直接或通过关联方”与自身经销商竞争。
CNCDA此番诉求的关键,即在于说服法院认定美国本田、SHM与SHMA构成“关联方”,从而把AFEELA纳入“不得直销”的法域之内。
对消费者与产业的影响层面,CNCDA在通告里强调,切断经销商会“削弱本地售后支持、价格透明与保修协助”等消费者保护,并威胁地方税收与就业;而SHMA方面则以“提升体验与效率”的直连逻辑推进网络预订、建设交付中心,双方在效率和保护的衡量上分歧显著。
截至目前,SHM与美国本田的公开回应有限。目前,AFEELA官网仍提供预约入口与订金说明,线下据点计划未见撤回公告。
根据外媒推断,后续不排除出现三种走向:一是法院裁定支持CNCDA的禁令请求,要求调整在加州的销售与交付机制;二是双方在合规路径上达成和解,例如引入授权门店承担交付与保修环节;三是围绕“关联方”的定义展开更长周期的司法争辩,形成在加州可援引的判例。
所以说,这不仅是AFEELA的合规考题,更是“旧制度与新商业模式”的再一次正面碰撞。
回到这次判例意义,这场官司的外溢效应,可能比案件本身更重要。
AFEELA把“科技公司+车企”的方式带入了合资与造车的下一幕:俄亥俄制造、加州首发、线上订金、线下交付。但在加州这张全美最复杂的汽车监管网里,“是否属于美国本田的关联主体、是否与其经销网络构成竞争”,决定了这条直销路径能否走通。
可以说,这次判决如何落地,或将直接影响AFEELA在加州的上市节奏,并影响至其他州对“关联直销”的监管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