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涨多位教授身家超10亿元,科研成果结合资本市场成“财富密码”
创始人
2025-08-26 21:53:30
0

近日,随着沪指突破3800点关口,与科技创新紧密相关的科技股持续表现强劲。股价的飙升,不仅让投资者乐开花,也让一批深耕科研、推动成果产业化的专家群体财富攀升。

8月2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调查发现,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寒武纪公司创始人陈天石持股28.63%,身家已逾1588亿元;西北大学教授范代娣家庭财富约290亿元。二级市场资深投资专家杜小东告诉记者:“教授群体财富的背后,是科研成果与资本市场深度结合的结果,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人员享受了时代红利。”

陈天石。 中科院计算所官网截图

多位教授持股市值超10亿元

据媒体披露,寒武纪公司创始人陈天石持有1.195亿股股份,占比28.63%。8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按收盘股价1329元/股测算,其持股市值约1588亿元人民币。陈天石2016年创立寒武纪,目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记者在中科院计算所官网看到,他是该所研究员。

在A股二级市场,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国盾量子股东信息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直接持股6.42%。潘建伟被誉为“量子通信之父”,其科研成果推动了中国量子科技的产业化进程。据8月26日收盘价测算,潘建伟持股市值约36亿元人民币。此外,佳驰科技实际控制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龙江,持有公司20.14%股份,他长期研究智能制造领域,推动成果落地转化,截至8月26日收盘,邓龙江持股市值约16亿元人民币。

潘建伟。央视截图

港交所公告显示,西北大学教授范代娣一度是巨子生物的实际控制人。她专注皮肤医学与干细胞研究,科研成果成功推向产业化。按照8月26日15时港股盘中价测算,范代娣家族持股55.03%,价值约31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90亿元。据澎湃新闻报道,相关工商信息及相关公司公告显示,在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前,范代娣本人已从相关公司退出。目前,范代娣本人在巨子生物等公司未担任职务,亦不在主要股东之列。

2001年,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创立了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巨子生物)。2022年11月,巨子生物登陆港交所。范代娣以巨子生物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的身份出现在招股书里,其丈夫严建亚担任巨子生物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2023年7月,巨子生物发布公告称,范代娣因工作安排辞任巨子生物执行董事职务。范代娣还曾是另一家上市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自然人股东,但已于2007年7月退出,受让股权的公司包括西安三森有限公司(现名称为三森实业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人变更信息显示,范代娣于2024年12月退出三森公司。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通过妻子持有诺诚健华8.21%股份,截至8月26日15时,持股价值约2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2亿元。

对此,证券市场资深分析师赵先生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公司在各自科研领域具备独特技术优势,也正是推动股价持续走强的重要支撑。AI芯片龙头寒武纪近期走势强劲,目前陈天石身家是最高。”

三方面促进专家群体财富崛起

有关专家认为,公众的积极评价、政策制度的保障与资本市场的推力,共同促进了教授群体财富的崛起。

首先,与以往社会对科研人员“清贫”的固有印象不同,如今他们的财富增长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积极评价,折射出社会对“知识价值回报”的普遍认同。在“那些教授富豪”的网帖下,不少网友留言称:“只要教授真心为国贡献,这算啥?”“他们都赚不到钱,那做科研的意义又是什么?”“太合理了,人家一个个教授研究员的就该有钱。”

其次,投资者的看法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重庆股民贺先生告诉记者,在投资逻辑中,教授背景和股权结构已成为衡量企业长期潜力的重要信号。他说:“相比娱乐明星、网络主播的高收入,科研人员通过成果转化获得财富,是合理的正向激励。主要科研创始人的背景、持股比例大小,也是股民选科技股时重点参考的指标。”

与这种社会认同相呼应的,是制度层面的保障。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实施、科创板的设计,都在强调让科研人员分享产业化收益。证券市场分析师赵先生向记者指出:“教授群体财富的崛起,不仅是市场行情大涨的结果,还是政策与市场共振下的结果。”

从更深层次看,这一现象还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旭日盛德机构资深投资顾问杜小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教授、科研人员因持股上市公司而身家大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背后是中国从低端工业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大背景。”他进一步强调,股权激励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股权激励把科研人员和企业长期利益绑定,既稳定了研发团队,也释放了资本市场对企业未来成长性的推力。”

杜小东认为,资本市场的繁荣与机制建设的同步推进,意味着股权激励必须更加精准化和效率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科研人员的创造力转化为推动企业成长与产业升级的持久动力。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实习生 汤思文 部分内容据澎湃新闻、中国经济周刊、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等综合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自考|2025下半年上海市高等... 特殊类型考生(包括身份信息系统未自动确认成功的考生、所报专业需要提交纸质证明材料的考生等)信息审核采...
游客体验蹦极时受伤,官方通报 2025年8月26日下午13时许,西陵峡快乐谷景区1名游客体验蹦极项目时受伤。该游客已被及时送往医院...
为什么有些学生初中成绩很好,到... 学校前十的孩子进到省重点高中都跟不上了。我从事教育工作12年,每年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说,你的孩子...
开源证券:给予金徽酒增持评级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宇光,逄晓娟,张恒玮近期对金徽酒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产...
原创 报... 在豪华车圈,雷克萨斯一度是个“神一样的存在”。 没优惠、不打广告,提车还要加价、抢现车,甚至连“二手...
“寒王”:营收增长43倍! 这一业绩突破的背后,既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的行业红利,也是寒武纪核心技术与产品布局长期积淀的结果。...
元戎启行新辅助驾驶平台:VLA...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前沿探索中,元戎启行近日正式推出了其全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万胜智能:累计在手订单超12亿... 8月25日晚间,万胜智能(300882.SZ)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
9月10日·9号馆二楼9B会议... 2025车载光通信技术创新应用论坛 时间:2025年9月10日 下午 地点:9号馆二楼9B会议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