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央企的首次财报,长安汽车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
日前,刚刚升格为新央企的长安汽车公布了半年业绩,这也是其晋升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实现营收726.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767.2亿元相比减少5.25%;归母净利润为22.9亿元,去年同期为28.3亿元,同比减少19%,营收与净利双指标短期承压态势明显。
虽然其整体营收与净利承压,但核心盈利能力却释放出积极信号。具体来看,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真实盈利水平的扣非净利润表现亮眼,上半年达14.77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26.36%的增长。
与此同时,盈利能力关键指标毛利率也同步改善,由去年同期的13.87%提升至14.58%,核心业务盈利韧性持续增强。
从盈利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来看,主要源于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新能源业务的改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135.5万辆,同比增长1.6%,创近八年来同期新高。
其中,上半年自主新能源销量42.68万辆,同比提升4.35%。尤其在二季度,随着多款新车密集上市,自主新能源单季渗透率攀升至44.4%,环比提升6.88个百分点,同比大幅增长12.46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截至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新能源业务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扩大,渗透率为37.09%,这不仅印证了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的战略成效,更为核心盈利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
当前,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已构建起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数智化品牌,形成覆盖多细分市场的完善新能源品牌矩阵,差异化布局逐步成型。具体来看,阿维塔聚焦高端智能电动市场,依托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强化智能化竞争力;深蓝汽车主攻中高端主流市场;长安启源则以家庭用户为核心目标群体。
不过,品牌发展隐忧仍需关注。今年上半年,三大新能源品牌中仅长安启源年度目标完成进度表现较好,达67.85%;而深蓝汽车与阿维塔的目标完成率均未突破35%,后续增长压力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业务加速布局的同时,长安汽车亦未放松对传统燃油车市场的深耕,依旧保有显著竞争优势。其中,明星车型第四代CS75PLUS表现尤为亮眼,持续稳居中国品牌传统动力紧凑型SUV销量榜单前列,成为支撑企业整体市场份额的重要支柱。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整体表现,长安汽车方面表示:“本次业绩发布是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首份半年报。公司凭借清晰的战略规划与创新技术驱动,迎来转型收获期,迸发出强劲的增长势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厚潜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利润向好,规模取得稳健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单车均价持续提升,企业盈利性进一步向好,呈现‘量价利’齐升态势。”
时间回到25天前,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新集团整合了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
伴随着长安汽车晋升为新央企,长安汽车高管集体增持。近期长安汽车发布的高管增持公告显示,2025年8月12日起6个月内,中国长安集团及长安汽车共19名高管,将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增持公司A股,每人增持不低于30万元,合计不低于570万元。
此次增持意义重大,系首例央企集团高层增持下属上市公司股票,既体现集团及高管对公司长期价值与发展前景的认可,也实现高管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强化核心团队稳定。
这份财报作为长安汽车纳入新央企体系后的首份半年报,整体表现亮眼、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初步成效。随着技术红利的持续释放,叠加新能源业务效益的逐步改善,新长安所蕴含的强劲发展潜力与向好增长态势已然清晰。
正如新长安成立之时,朱华荣所言“中国长安汽车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全是满满的机会。对长安汽车而言,我认为是海阔天空,能更加自由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遨游,拥有更多发展自由度。”这番表述不仅道出了企业对未来的信心,更印证了其在新体系下的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