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咱开新能源汽车的,是不是都被那续航焦虑折腾得够呛?我自己就是,每次出门前,都得对着那电量百分比算半天,心里总不踏实。今天就跟大伙唠唠我亲测有效的缓解续航焦虑的法子,都是我自己在用车过程中琢磨出来的,绝对实用!
咱先说说这续航焦虑是咋来的。新能源车官方标的续航里程,看着挺美,可实际开起来,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就拿我那车来说,官方标 400 公里,到了冬天,开个暖风,再碰上堵车,能跑个 250 公里就谢天谢地了。这主要是因为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活性降低,再加上空调、座椅加热啥的额外耗电,还有路况不好频繁刹车启动,电量掉得那叫一个快。还有高速上,速度一上去,风阻大了,电耗也跟着猛增。所以说,这续航焦虑,主要是实际续航和官方标称续航的巨大落差给闹的。
那咋缓解这焦虑呢?我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巧用驾驶模式。现在新能源车一般都有好几种驾驶模式,像经济模式、标准模式、运动模式。我以前老爱用运动模式,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是有了,可电量也蹭蹭往下掉。后来我学乖了,日常通勤就用经济模式,它会限制动力输出,让车辆更节能。就拿我上班那条路来说,以前用标准模式,来回一趟能耗得 20% 左右的电,换成经济模式后,能控制在 15% 以内,这差距可不小。而且经济模式下,车辆加速没那么猛,但也足够日常用了,开起来还更平稳。
再一个就是提前规划路线。我现在出门前,不管远近,都会用手机上的地图 APP 规划好路线,重点看看沿途有没有充电桩。有一回我要去邻市办事,距离大概 200 公里,我的车满电续航也就 300 公里左右。出发前我就在地图上找好了中途的快充站,心里就有底了。路上开着心里踏实,到了快充站,花个半小时,就能充上不少电,足够我到目的地了。要是不提前规划,万一开到半路没电了,那可就抓瞎了。有些地图 APP 还能根据车辆能耗和剩余电量,预估能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要是电量不够,还会推荐合适的充电点,真的太实用了。
还有个小窍门,就是合理使用车辆的能量回收系统。这个功能好多人不太在意,其实用好了,能省不少电呢。我一般把能量回收强度调到较高的挡位,这样在刹车或者减速的时候,电机就能把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比如说在市区开车,红绿灯多,频繁刹车,能量回收系统就能不停地给电池充电。刚开始用的时候,可能不太习惯,因为能量回收会有一定的制动效果,感觉车像被轻轻拉了一下。但适应之后,你会发现不仅能省电,还能减少刹车片的磨损,一举两得。
另外,保持合适的胎压也很重要。我之前有段时间总觉得车耗电特别快,后来去检查,发现胎压偏低。轮胎气压不足,滚动阻力就会增大,车辆就得消耗更多的能量来行驶。按照车辆使用手册上的标准,把胎压打足后,电耗明显降下来了。所以咱平时多留意一下胎压,定期检查,别让这点小疏忽影响了续航。
最后,我想说的是,别太纠结那续航里程数。新能源车发展到现在,技术一直在进步,充电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咱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用车方法,就能大大缓解续航焦虑。我现在开着新能源车,该去哪去哪,一点不耽误。家人们,你们在用车过程中有啥缓解续航焦虑的好办法,也在评论区分享分享,咱一起交流交流,让开新能源车变得更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