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加油站,正好瞅见一辆丰田的氢能源车在加氢。那设备看着比加油机复杂多了,嗡嗡响了几分钟就完事。旁边充电桩那儿,几个电动车车主正举着手机等充电,这对比还挺有意思。都说新能源是未来,可到底是电还是氢?看看不同国家的选择,还真能看出点门道。
日本那边对氢能源的执念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几年就喊着要建几百个加氢站,目标是 2025 年弄到 320 个。可实际街上跑的氢能源车,我去日本旅游时真没见到几辆。就说丰田那款 Mirai,七十多万的价格,普通人谁买得起?倒是电动出租车在东京街头跑得挺欢。说实话,这技术再先进,老百姓不买账也白搭。
转头看咱们国内,情况又不一样。小区门口的充电桩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抢位置的场景现在少多了。但你别说,有些地方对氢能源也挺上心。山东、四川那边,氢能车跑高速居然免通行费。听一个跑货运的大哥说,以前为了省过路费宁愿绕远路走国道,现在上高速不仅免费,还能多跑几单活儿。不过这好事儿仅限特定车型,咱们家用车想沾光还早着呢。
德国车企最近动作挺耐人寻味。宝马说要在 2028 年搞量产氢能源车,还拉上丰田一起合作。他们说这是为了给客户更多选择,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宝马搞氢能源研究都四十多年了,突然放弃也可惜。但我瞅着他们的电动车卖得也挺好,这算不算两边下注?
其实两种技术各有各的难处。氢能源车加氢快,三五分钟就能搞定,跟加油差不多方便。可加氢站太少,万一跑半路没氢了,哭都来不及。电动车充电慢是慢,但现在小区、商场到处都能充,晚上回家插上电,第二天满电出门,日常代步是够了。就是跑长途还得提前规划路线,不然心里总打鼓。
最有意思的是各国的政策倾向。日本把氢能源当国家战略,中国一边大力推电动车,一边也没放弃氢能源,德国则让企业自己折腾。这就像吃饭点菜,有人专情于一道菜,有人喜欢多点几个尝尝。不过政策再好,最后还得看市场买账不买账。你看路上跑的车,是绿牌电动车多还是氢能源车多?答案不言自明。
有时候我会想,未来会不会是两种技术各分天下?城里代步用电车,长途货运用氢能?毕竟货车跑高速免通行费这个诱惑,对物流公司来说可不小。但氢能源车的成本要是降不下来,估计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
现在小区里讨论换车的邻居,十个有八个在看电动车,问氢能源车的几乎没有。上次在车友群里聊起这个话题,有人说加氢站建得跟加油站一样多就考虑,有人觉得电动车技术已经够成熟了没必要换。其实不管选哪种,能让咱们出行更方便、更便宜就行。
你们觉得未来街上会是电动车多还是氢能源车多?身边有朋友开氢能源车的吗?用着到底咋样?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