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天,我在莫斯科打车时遇到个开吉利SUV的司机瓦西里。他说这车冬天冷得打不着火是常事,底盘被盐渍腐蚀得窟窿眼儿都出来了。他抱怨道:“买时便宜是便宜,可修车钱够买辆新车了。”他隔壁车位停着辆五年车龄的大众,跟新车似的,连锈点都没有。
俄罗斯人发现中国车突然多了起来。2023年就有90万辆中国车涌进来,2024年猛增到百万辆,出租车里七成都挂着吉利、长城的标。但好车不便宜,一辆德国车要卖60万卢布,中国SUV才30万,零件也便宜,修车花不了几个钱。可问题来了——俄媒体《生意人报》2024年底搞了个测试,17款中国车在零下30度、撒满盐的马路上跑了大半年,结果5款两年就锈得不行。车主论坛上全是抱怨,有的说车门锈得关不严,有的说引擎盖烂出坑。
中国企业确实省了成本。车质网2021年的数据显示,近三成投诉是锈蚀问题,很多车用的钢材防腐层太薄。俄罗斯冬天又冷,路上撒的融雪盐比面粉还厚,底盘沾上盐渍时间长了就穿孔。加上年检严格,中国车平均六七年就报废了,德国车能跑十二三年。俄媒体直接批:“中国车寿命只有德系一半。”
车企们开始补漏子。吉利、长城换用了更厚的防腐钢板,比亚迪电动车2024年碰撞测试拿了高分,连底盘密封都做了升级。小米新车直接用了跟特斯拉类似的防腐技术,能扛十年没问题。莫斯科的4S店现在还附赠“防盐套餐”,教车主怎么洗车、保养底盘。政策也跟上了,2024年底中国取消强制报废,但年检时开始重点查防腐层厚度。
电动车成了突破口。2024年中国卖到海外的电动车超200万辆,单价两万美元以上的高端车占了四分之一。比亚迪在挪威极寒区跑了半年没出问题,俄罗斯人试驾后直呼:“这车比德国车还稳当。”现在莫斯科街头,挂着“BYD”标的电动车越来越多,充电站也跟着冒头。
有意思的是,老款燃油车问题还不少,但年轻人根本不care。俄小伙安德烈刚提了辆小米SU7电动车:“电池能用十年,维修费又低,何必等德国车?”他指着小区里停的大众说:“那些老铁疙瘩早晚要被淘汰。”
2025年俄罗斯新规:新车必须通过极寒防腐测试才能卖。比亚迪、蔚来直接在莫斯科开了实验室,连雪地续航都能测。有车主说:“现在中国车保养得当,跑个十年没问题。”可德系车广告还在打:“中国车?五年就散架。”
眼下最劲爆的是特斯拉也要来俄罗斯建厂了,直接跟中国电动车抢市场。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续航已经600公里,连北极圈都能去。瓦西里听说后说:“等我的车报废了,就换比亚迪的电车,便宜耐用谁不喜欢?”
俄罗斯司机论坛最新的热门帖子是讨论2025年新车价:“听说中国电动车降了两万,德国车反而涨了……”看来这事儿远没结束,但至少中国车不再被骂“只便宜不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