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嘀嗒出行(HK:02559)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财报显示,因主营业务顺风车收入下滑,该公司上半年收入2.8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9.2%,利润净额1.34亿元,同比下降85.8%,经调整利润净额同比增加4.7%至1.3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嘀嗒出行的注册用户超过3.95亿。
嘀嗒出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顺风车业务和出租车业务、广告及其他业务。其中,顺风车收入贡献总收入的95.9%,但收入持续下滑——据统计,上半年,该项业务录得收入2.75亿元,同比下降近29.4%,主要是由于随着其他出行行业竞争加剧,顺风车完单量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嘀嗒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就已下降2.7%,彼时,嘀嗒出行高管表示,顺风车行业在国内还在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尚未被充分释放,未来将通过与第三方平台深度合作获取更多的增长,在下沉市场将通过私域流量转化。
截至2025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了顺风车服务,累计拥有1990万名认证的私家车主。顺风车整体的交易额达到26.08亿元,整体订单量达4320万。嘀嗒出行认为,乘客选择顺风车的首要原因在于其价格优势,而车主的痛点则在于绕行成本。因此,今年嘀嗒出行持续优化站点拼车顺风车模式,2025年上半年,站点拼车顺风车的订单量逐月增加。同期,平台尝试强化司机和乘客间的半熟人互动机制。
在出租车业务方面,嘀嗒出行已在中国9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上半年,嘀嗒出行提供智慧出租车服务所得收入为250万元,同比下降19.4%,同样延续了去年的下滑趋势。财报称,该减少主要是由于整体出租车战略从网约化调整至出租车扬招和网约一体化的新出行战略,该战略还没开始变现。
目前,嘀嗒出租车业务的毛利率仍然为负值,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毛损率为42.3%,而上年同期为76.7%。财报称:“我们整体出租车战略已从单纯的网约车模式发展为一种更加综合的新出行方式,即将出租车扬招和网约结合的方式。该转变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产生可观的收入。由于这一转变,我们智慧出租车服务产生的收入减少。此外,出租车完单量下降导致固定成本(如员工开支)及变动成本(如营运及维护开支)相应减少。”
嘀嗒的广告及其他业务,主要在其移动App内向第三方商家提供广告位收取广告费,亦根据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通过嘀嗒平台所产生的销售机会或获得的新客户数量,就汽车增值服务向彼等收取佣金。上半年,嘀嗒出行提供广告及其他服务所得收入为920万元,同比下降22%,主要因公司品牌类的客户的广告预算因宏观经济条件而不断减少。
据透露,嘀嗒出行计划今年下半年推出顺风车的聚合出行服务,与合规运力平台合作,解决未能匹配到顺风车车主的乘客用户出行需求及其他实时出行需求,此举将进一步完善平台生态系统,强化服务能力。此外还计划与合作伙伴合作,为私家车车主提供更多售后服务,例如维修保养、融资、保险以及二手车交易等。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