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动两轮车销量同比增长29.5%至3232.5万台。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全国性“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各大厂商加速清理旧国标库存。
九号表现最为亮眼,上半年以78.8%的增速领跑行业,市场份额达到7.3%(约236万台),排名第四。这家企业原本是做电动平衡车,2019年底正式入局电动两轮车市场,主攻中高端领域,陆续推出“Ridey GO”智能车机系统、“Ridey LONG”长续航系统、“Ridey FUN”智驾系统等自研技术。凭借更智能、更安全的骑行体验以及高颜值,赢得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1-6月,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6.14%至117.42亿元;净利润同比上涨108.45%至12.4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电动两轮车收入68.23亿元,占比58%。截至6月底,中国区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过8700家。
7月18日,其智能电动两轮车中国市场累计出货量突破800万台。这距离5月15日公司宣布达成700万台出货量,仅仅过去64天,再次刷新行业增长速度纪录。
小牛表现同样亮眼,增速达到53%。5月13日,公司以“技术无差别普惠”为核心理念,推出了FX、NXL、NL三大电动摩托车系列及NLT电动自行车产品,将TFT真彩屏、高阶智能交互魔术轮、车规级AI全屏导航、双通道真ABS等高端配置下沉至4000元档产品,从而进一步打开大众市场。
随着销量提升和技术普惠策略的推进,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34.08%。净利润亏损3296.42万元,较去年同期(-7971.61万元)大幅收窄,其中第二季度扭亏为盈,达到590万元。毛利率19.1%,同比提升1.46个百分点。
截至6月底,小牛电动国内门店数量增至4304家。同时,海外市场也在稳步推进,其销售网络现已覆盖53个国家,德国、意大利、美国和东南亚市场是小牛电动出海布局的重点。
雅迪、爱玛、台铃三大品牌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据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份额接近六成。其中,雅迪(41.1%)、爱玛(39.2%)的增速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线,相比之下,台铃(11.9%)面临新老对手的双重挤压,增长相对乏力。
今年上半年,爱玛市场份额达到20.0%(约646.5万台)。公司营业收入为130.31亿元,净利润为12.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04%和27.56%;毛利率为19.25%,同比上升1.42个百分点。
爱玛在3000元以下大众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并通过A7 Plus等旗舰车型推进高端化战略,提升产品平均销售价格(ASP)。2025款爱玛A7电摩包括极速版(续航65公里)、极速公路版(续航120公里)、极速全地形版(续航108公里)、Ultra(综合续航超过110公里),售价分别为4999元、5699元、6599元、5999元。
雅迪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达到26.3%(约850万台),上半年公司收入增加33.1% 至191.86亿元,净利润增加59.5%至16.49亿元。截至2025年4月,冠能系列累计销量成功突破2000万台,再创行业单系列销量纪录。
5月26日,雅迪冠能S系列新品发布会,冠能S白鲨90、冠能S白鲨100、冠能S星舰钠电版、冠能S热浪四款新品亮相,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并率先行业提出“电池耐用保三年”产品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