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在摩洛哥建设生产基地,构建“国内制造中心+摩洛哥海外枢纽”的双引擎生产体系,依托摩洛哥的地缘优势,切入欧洲中高端市场,同时辐射非洲新兴市场。
此外,可以通过全球产能平衡配置,有效分散区域市场波动风险。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契合国家“走出去”号召的区域协同理念,更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项目投资安排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 10,903.17 万元。工程建筑及其他费用 4,685.00 万元,设备购置费及安装费用 5,122.01万元, 土地购置费 711.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287.09万元,基本预备费 98.07万元。
3、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三联锻造摩洛哥全资孙公司,实施地点为摩洛哥(具体以摩洛哥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土地证明为准)。
4、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 24 个月。
5、项目涉及的报批事项
截至本报告出具日,本项目所涉及的备案及土地购置尚在与摩洛哥当地政府洽谈中,相关程序的办理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6、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完善全球生产网络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引导中国企业参与新型全球化进程,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可持续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其零部件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已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锻造零部件供应商,公司依托多年技术积累,在工艺水平、产能规模、产品矩阵及质量管控等方面已获得国际客户广泛认可。数据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持续攀升,由 22.52%增至 32.09%,充分印证国际市场对公司产品技术实力与质量标准的认可。
然而公司现有的生产基地高度集中于国内,导致区域市场开拓能力受限,也制约了对新兴市场机遇的快速响应能力,难以有效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构建多元化全球生产体系已上升为战略刚需。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在摩洛哥建设生产基地,构建“国内制造中心+摩洛哥海外枢纽”的双引擎生产体系,依托摩洛哥的地缘优势,切入欧洲中高端市场,同时辐射非洲新兴市场。此外,可以通过全球产能平衡配置,有效分散区域市场波动风险。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契合国家“走出去”号召的区域协同理念,更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深化战略合作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全球贸易格局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关税、技术准入限制及反倾销调查为代表的贸易摩擦风险显著加剧,给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业务带来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国际品牌的终端客户愈发重视供应链安全,将产业链的地域平衡配置纳入战略考量范畴。
经过多年行业深耕,公司已成功进入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的供应链体系,优质客户资源构成核心竞争优势。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加速重构,终端客户对供应链安全与响应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供应商具备全球化交付能力,部分战略客户已将海外供应链建设纳入合作考核指标,以确保供应商具备市场波动下的及时响应能力和稳定供货保障。
若公司未能及时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长期依赖国内出口的商业模式将导致海外市场竞争力下降、订单获取难度增加等连锁反应,错失业务机会的风险,可能最终制约外销业务的持续增长。
摩洛哥作为非洲与欧洲的重要贸易枢纽,已与欧盟、美国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本地生产的产品可直接出口至欧洲市场并享受关税减免政策。通过在摩洛哥设立生产基地,公司可有效规避原产地规则限制,降低因贸易摩擦导致的额外关税成本和供应链中断风险。此外,摩洛哥政府对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税收优惠与投资补贴等,显著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以及因国际贸易政策波动面临的供应链风险,缩短供应交期、加快响应速度,不仅能稳定现有国际客户的合作粘性,更能增强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配套能力,为争取客户新增项目订单、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创造关键条件。
(3)优化产能结构,提升公司竞争力的需要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高端汽车零部件市场呈现出技术门槛高、质量标准严、供应链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国际主流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对合作企业的遴选日趋严格,不仅要求产品具备卓越的品质一致性和可靠性,还对供货能力、响应速度、本地化配套水平提出更高标准。
目前,公司凭借在锻造工艺、材料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长期积累,已成功进入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全球供应体系,获得客户广泛认可。然而,随着客户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订单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仅依靠国内出口模式,已难以满足客户对交货周期、应急响应和区域供应链安全的高标准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承接更多高利润空间订单的机会。
本项目的实施是公司把握全球汽车产业重构机遇,通过在摩洛哥建设生产基地,公司可实现全球产能的战略性布局。
在显著提升整体产能规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能结构,贴近客户的目标市场,为承接更多高附加值的订单做准备。同时,也增强了应对如地缘冲突、物流中断等突发事件的弹性与韧性,确保在全球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交付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巩固与现有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还将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议价能力,吸引更多潜在高端客户,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最终有助于公司将持续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增强整体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打造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奠定坚实基础。
7、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优质稳定的客户源为项目的产能消化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凭借高效的新项目开发流程、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卓越的客户服务,公司已与多家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目前,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博世(Bosch)、采埃孚(ZF)、麦格纳(Magna)、舍弗勒(Schaeffler)、博格华纳(BorgWarner)、本特勒(Benteler)、恩梯恩(NTN)、美国车桥(AAM)、利纳马(Linamar)、捷太格特(JTEKT)、NSK 等国际知名企业,均位列 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其中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更是位居榜单前五,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市场认可度。
由于国际汽车零部件一级厂商对上游配套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认证体系,一旦确认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更换,公司与上述客户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具有高度粘性,为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上述优质客户资源不仅带来稳定的订单支撑,还能有效降低新客户开发中的信任门槛,缩短供应商认证周期,显著提升市场开拓效率。同时,高附加值产品的订单获取往往依赖于供应商的全球配套能力和本地化响应水平,公司当前客户群体对全球化产能布局的明确要求,也为本次募投项目提供了清晰的市场需求导向。
目前公司多家海外战略客户已明确表达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意愿,这些潜在业务机会与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高度匹配。公司既有的优质客户基础和稳定的订单获取能力,为消化新增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保障。
(2)丰富的工厂建设及生产经验为本次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运营基础
公司作为汽车锻件领域的深耕者,已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的全价值链体系。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矩阵布局与产能扩张规划,公司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并在多个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公司的工厂建设和运营经验,还增强了其市场响应能力和竞争力。
凭借成熟的生产工艺、先进的设备及模具制造技术,以及创新的旋压技术等核心技术,公司在锻造净近成型、高精度机加工、非调质钢控冷、余热淬火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在产品结构设计开发、生产工艺改进、生产用模具设计制造以及生产设备系统设计方面取得了众多专利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公司将长期积累的技术、生产和布局方面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完善经营管理制度。这一体系覆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存货管理到物流运输及供货等多个环节,旨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升供货速度,确保高效运作。
此外,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均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在项目规划、设计、设备选型、工艺组织、职工培训及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遵循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研发、生产制造管理体系,涵盖前期开发、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积累的管理制度,公司能够有效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降低经营管理风险。尤其是在工厂建设及生产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使得公司能够将现有的技术、生产和营销优势完美结合,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运营保障。
(3)摩洛哥的区位及政策优势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紧邻直布罗陀海峡,距离欧洲大陆仅 14 公里,是连接欧盟、中东和非洲三大市场的战略枢纽。作为非洲第五大经济体(北非第三位),摩洛哥 2024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553.5 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3,993.4美元。
在战略投资环境方面,摩洛哥具备多重优势。首先,其政治体制稳定,已与90 多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通过地中海走廊与欧洲公路网络无缝衔接,辐射 25 亿人口市场。其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际标准,拥有覆盖全国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更为重要的是,摩洛哥政府实施“2023-2026 工业加速计划”,通过设立 38 个工业加速区(ZAI)和 15 个重点产业集群,为制造业、新能源及出口导向型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在制度保障层面,摩洛哥构建了完善的外商投资保护体系,外资企业享有与本国企业同等权利;并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吸引投资企业入驻。此外,摩洛哥还成立一系列基金,如投资促进基金、哈桑二世基金、能源基金、旅游发展基金等,以鼓励和吸引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摩洛哥与中国已建立多层次投资保障机制。两国签署的《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和《经济和贸易协定》,为双边投资提供法律框架。2024 年中摩贸易总额为 90.4 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摩洛哥在非洲之外的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在汽车产业领域,摩洛哥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作为非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2023 年,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超 140 亿美元,成为继磷酸盐及衍生物后的第二大出口产品。2024 年整车产量突破 61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 15%。当地聚集了 STLA、雷诺-日产联盟、宝马、奔驰、大众等全球车企,目前,摩洛哥境内共有 250 余家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公司,相关从业人员达到 22 万人。
综上,通过在摩洛哥建立生产基地,公司将能够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人力资源以及有利的税收政策,从而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和发展环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