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来唠唠那些超有 “个性”,喊着 “我就是死,也绝不向中国市场低头” 的车企。咱中国市场那可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多少车企挤破脑袋想分一杯羹,可就有这么些 “硬骨头”,非要反其道而行之。那这些车企现在到底啥下场呢?咱一起来瞧瞧。
要说坚决不向中国市场低头的,铃木肯定得算一个。想当年,铃木在咱中国市场那也是有过辉煌时刻的。奥拓,多经典的车型啊,空间实用,价格亲民,性价比超高,在 90 年代,那可是满大街跑,好多家庭的第一辆车就是奥拓。还有北斗星、雨燕等车型,也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后来呢,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变强了,消费观念也变了,对车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经济实用上,大家伙儿更想要空间宽敞、功能强大的中大型车。可铃木高层倒好,太执着于自己 “小型车专家” 的定位,觉得中国消费者就该适应他们的小型车设计,硬是不愿意根据市场需求做出改变。你说这能行得通吗?结果就是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销量那是哗哗往下掉。从 2007 年开始,铃木在中国的销量就持续下滑,后来虽说也尝试推出过中级轿车速翼特、新款小型 SUV 等车型,可都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销量惨淡得很。到了 2018 年,铃木实在撑不下去了,只能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铃木退出中国后,跑去印度市场发展了,印度消费者购车预算低,小型车需求大,铃木在那儿倒是混得风生水起,和本地车企马鲁蒂合作,推出的车型大受欢迎,2020 年在印度的销量高达 123 万辆,市占率超过 46% 呢。但现在印度经济也在发展,消费者对大型 SUV 和高端车的需求开始增长了,铃木要是还不吸取在中国市场的教训,不及时调整产品定位和技术创新,估计在印度也得栽跟头。
还有起亚,之前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说的那话,可把网友们气坏了。他说 “我(起亚)今年一季度在全球挣了 21 亿美元,我贴得起你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个资金实力吗?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这明显就是没把中国本土车企和中国市场当回事儿啊。后来他解释说有语境问题,可网友们哪买账啊。起亚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也不好过,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多激烈啊,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如火如荼,国产自主品牌那是一个比一个强。而起亚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比较滞后,产品更新换代慢,再加上之前那些不太恰当的言论,让消费者对它的好感度大打折扣。销量也是一路下滑,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
再看看奥迪,当地时间 2 月 28 日,奥迪宣布关闭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工厂,这工厂都有 70 多年历史了,还曾被视为公司电动化转型的起点呢。为啥关厂呢?全球市场对高端电动 SUV 需求下滑,工厂旗舰产品 Q8 e-tron 销量锐减,再加上物流及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经营不下去了。而且从 2024 年销量数据来看,BBA 在中国市场表现都不好,奥迪全球销量 167.1 万辆,同比跌幅 11.8%,在华销量 64.94 万辆,同比跌幅 10.9%。销量下滑原因很多,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奥迪自身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像软件子公司 Cariad 的 E3 1.2 架构跳票,导致 Q6 e-tron 延迟上市,影响了电动汽车销量。
这些车企的经历,真让人感慨。中国市场这么大,机会这么多,车企要是不尊重市场,不顺应消费者需求,那注定要吃苦头。不管你以前多厉害,在市场面前,都得老老实实做出改变。家人们,你们对这些车企的事儿有啥看法?觉得它们还有翻身的机会不?快来评论区和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