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辅助驾驶技术逐渐普及,高端SUV在配置上不再只是比拼动力与空间,智能安全已成为关键指标。极端路况是衡量这类系统实际水准的重要标准。近期,一场行业媒体组织的雨夜极限挑战,将领克900与问界M9、理想L9三款热门豪华SUV置于同一测试环境,重点检验其“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在雨夜低能见度和复杂泊车场景下的真实反应。结果显示,领克900在多项测试中展现了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保障能力。
静态目标与施工障碍的应对
测试首先以雨夜静止假人作为模拟场景。在车速达到60公里/小时与70公里/小时时,领克900能够迅速探测目标并通过HUD和语音提示提示驾驶者减速。HUD的警示图标会从白色转为橙色,同时出现刹车操作提示,使减速过程顺滑而不突兀,反映出系统在突发情况下的即时反应与可控性。
随后测试进一步增加难度,以施工桩模拟道路施工障碍。在70公里/小时条件下,领克900依旧能够主动识别障碍并完成避让,全程不需要驾驶者介入。其背后的技术基础在于搭载NVIDIA Thor芯片,提供700TOPS算力,并配合全车29个智能辅助驾驶传感器——包括5颗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这一套感知体系覆盖前后左右和近远距离,能实现对行人、车辆、动物及静态障碍的精确识别,最终保证毫秒级决策。
雨夜泊车的自动化能力
泊车往往是驾驶者的难点,尤其在雨夜和视线受限的条件下更具挑战性。在测试中,领克900能够快速识别空车位,并自动完成车身调整,车辆泊入后居中且稳定。系统在泊车过程中会根据障碍物距离、车位大小与车身位置不断调整行进路线,从而保证安全与顺畅。
依托D2D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车辆可从导航起点自主驶向最终停车位置,即使过程中出现地面道路与地下车库衔接,也能平稳处理。同时,增强型记忆泊车辅助支持远程控制,驾驶者可在车外操作车辆泊入,并通过云端视频流实时查看泊车状态。由此可见,领克900在雨夜复杂泊车环境下既保证了效率,又兼顾了安全。
HUD的辅助作用
在雨夜驾驶过程中,信息展示的清晰度直接关系到安全性。领克900配备的95英寸AR-HUD,覆盖前向三车道,显示信息层次清晰,色彩表现丰富。即便在低能见度环境中,也能准确显示行人、施工桩及周边障碍。
HUD支持六种模式切换,包括AR、极简、多车道、地图、雪地和娱乐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当驾驶者变道或超车时,HUD会提供盲区影像和预警提示。当转向灯开启时,旁车道的实时画面会同步显示在HUD上,帮助驾驶者做出更稳妥的判断。其分辨率达到1280×640,色彩数量超过1600万,确保雨夜或强光条件下依旧清晰可见。同时,它还支持投屏娱乐功能,为长途出行增添舒适性。
从本次雨夜极端环境测试可以看出,领克900在静态假人识别、施工桩避让、雨夜泊车以及HUD显示等环节中,都展现了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NVIDIA Thor芯片的算力与29个传感器共同构建的全维度感知网络,使其能够快速、精准地完成复杂场景下的判断与执行。
这类表现不仅仅体现在安全层面,也让驾驶者在极端天气下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于日常通勤、夜间泊车或长途自驾的用户而言,领克900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正在成为一种可靠的保障。它所体现的,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出行体验在安全性与便利性上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