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潮商、晋商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著名商帮,其中徽商的影响力尤为深远。从宋代开始,徽商便在中国商业版图上崭露头角,到了明清两代,徽商势力达到巅峰,影响之大,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后期,成为中国商业史上一道不可忽视的光辉。如今,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浪潮中,徽商精神依旧延续,并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汽车产业领域,来自安徽的四位商业巨头再度引人瞩目,他们不仅书写了新的商业传奇,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
王传福,196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幼年时便失去了父母,甚至最小的妹妹因家境贫寒被迫送人,他只能依靠兄嫂的照顾长大。但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王传福用学习改变命运。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国资委直管的央企,并在26岁时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然而,王传福并未满足于此,他心怀更大梦想。1995年,他毅然辞去“铁饭碗”,南下深圳创办比亚迪。企业起步于生产手机电池,逐步攻克镍镉、镍氢电池技术难题,后来又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打破日韩的技术封锁,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巨头。
2003年,王传福无惧质疑,开启造车征程。比亚迪凭借F3车型一举成名,但王传福从未忘记初心——新能源才是未来。凭借技术积累、产业链整合和创新能力,比亚迪厚积薄发,2022年销量达到186万辆,打破外资品牌长达40年的统治。2023年,比亚迪销量飙升至302万辆,跻身全球十大车企,成为中国市场销量冠军,并连续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王传福因此被誉为“车王”。
尹同跃,比王传福年长四岁,1962年出生于安徽巢湖。大学学习汽车制造专业,毕业后进入吉林一汽工厂工作,积累了十余年一线造车经验。1995年,尹同跃响应家乡号召回到安徽,参与创建奇瑞汽车。创业初期,奇瑞几乎是一片荒芜,简陋的厂房条件艰苦,但尹同跃凭借坚毅意志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中国首款自主发动机及风云系列、QQ轿车,一度长期霸占自主品牌销量榜首。
2012年后,奇瑞因盲目多元化一度陷入困境,市场份额被长城、吉利、长安赶超。然而,尹同跃选择坚守,重新聚焦主业,凭借厚实的技术基础带领奇瑞实现逆袭。2023年,奇瑞销量达到188万辆,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比亚迪。其中出口量高达93.7万辆,占比约50%,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稳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余承东,1969年出生于安徽六安,同样出身贫苦农村家庭,幼年经历过失亲、疾病、饥饿的磨难,但他始终坚持读书求知。先后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最终凭学业改变命运。1993年,余承东加入华为,主导3G技术研发,使华为在通信领域崛起并登上世界顶峰,后来又带领华为手机冲击全球第一。2021年,在任正非支持下,余承东率领华为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尽管华为不直接造车,但通过技术赋能打造“鸿蒙智行”,扶持赛力斯推出问界系列,M7、M9爆款车型热销,甚至超越理想,掀起市场热潮。同时,华为还联合奇瑞开发智界S7,并与江淮、北汽等布局更多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具颠覆性的技术玩家。
相比前三位,李斌稍显年轻,1974年出生于安徽安庆的农村家庭。在父母支持下,他考入北京大学,并在校期间开始创业。此后,李斌创办易车、易鑫,推动企业成功上市,还投资孵化摩拜、优信等三十余家企业,被誉为“出行教父”。他还与央视名嘴王屹芝结为伴侣,堪称事业家庭双丰收。2014年,李斌创立蔚来汽车,定位高端豪华品牌,率先挑战德系豪华车的垄断格局,为中国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开辟新道路。
这些来自安徽的企业家们,用智慧和毅力塑造了中国汽车产业新的版图,他们不仅继承了徽商精神,更以创新和技术改变了行业竞争规则,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