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校改名这事儿,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是“蹭热度”“刷存在感”,但你能想象,有一所高校,甘心从“大学”降为“学院”?听起来像是自降身份、放弃尊严,但结局却峰回路转,不仅名头变了,层次也从专科升格为本科,这波操作,不得不说是“看似自废武功,实则王者归来”。
今天就来聊聊这所“主打一个反套路”的河南高校——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前世今生。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原名中州大学),从大学降为学院却从专科升为本科”。
? 核心案例: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原中州大学)
更名与降级过程
该校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分校,1981年更名为郑州走读大学,1985年升格为“中州大学”(专科层次)。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州大学”更名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名称从“大学”变为“学院”。
因祸得福:专科升格为本科
更名的同时,学校办学层次从专科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成为河南省属公办本科院校。
此次调整并非降级,而是通过更名和资源整合(合并郑州艺术学校、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实现了办学质的飞跃。
? 关键背景与成功原因
资源整合强化实力
2009年并入郑州艺术学校,2014年并入郑州广播电视大学,逐步扩充学科布局(如艺术类、远程教育),为升格本科奠定基础。
升格后开设29个本科专业(如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学科)、40个专科专业,形成多学科协同体系。
精准定位发展需求
放弃“大学”头衔,选择突出“工程技术”特色,更符合应用型本科定位,契合区域产业需求(如国家级试点专业:秘书、电子信息工程)。
更名后跻身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获得政策与资源倾斜。
历史对比:其他“降格”高校的遗憾
河南历史上曾有本科院校(如郑州铁道学院、河南电力学院)因经济困难降为专科,未能复升本科。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成功,凸显其战略调整的前瞻性——以短期名号让步换取长期发展空间。
? 启示:名实之辩与务实发展
“学院”≠ 低水平:该校通过更名实现内涵升级,印证办学质量比名称更重要。
政策机遇把握:2010年后国家推动应用型本科建设,该校借势完成转型,成为河南职教升本的标杆。
对比其他案例:同期河南高校如新乡医学院追求“学院升大学”(拟更名河南医药大学),而该校反向操作却成效显著,体现差异化路径的价值。
“中州大学”变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不是倒退,而是制度设计下的升级逻辑。更重要的是,升本之后,学校在人才引进、科研合作、学生就业等方面,获得了明显提升。虽然不再霸气叫“中州大学”,但从“走读大学”变成“本科高校”,这波真的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