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涌动,热力四射。8月29日,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国际车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以下简称“西博城”)正式启幕。
▲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现场人流如织
8月31日,车展迈入第三天。尽管尚未到开放公众日,但不少车企已经收获订单不断。展馆内,璀璨的新车与炫目的灯光交织辉映,销售人员忙到应接不暇,预约、试驾、咨询,现场观众大排长龙,一场汇聚技术、消费与热情的汽车“狂欢”在此上演。
红星新闻记者走访观察到,今年成都国际车展上,不少车企更愿意把目光放在“细节”上:从小桌板、吸顶屏,到外放电、宠物模式,这些“小巧思”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尤其是在西南市场,山地与高原交织、家庭出行频繁、城市停车紧张,消费者的需求更复杂,也更挑剔。
如何用细节打动人心,成为车企深入西南市场的“金钥匙”。
从卖车到卖“生活方式”
家庭用车、携宠出行成为车企关注新焦点
成都与川西、西藏的距离,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成为不少家庭的常态。在展馆里,不少成都市民明确表示,换车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越野能力和自驾场景。
“我是从西安调到成都工作的,成为了一名‘新成都人’,平时假期就特别喜欢和朋友跑到川西玩耍,像自驾游容易遇到的崎岖山路,还是四驱更好。此外,如果是结伴出行,我还更关注车内空间。”车展观众陈晨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这种需求也得到了车企的印证。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的城市,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市场,成都逐渐成为汽车市场布局的重点——车企开始跳出全国统一模板思维,针对成都的消费群体、使用场景、特殊需求,定制“西南方案”。
捷途纵横在今年车展上带来的纵横G700,瞄准的正是热衷自驾、注重实用的家庭用户。
工作人员张先生介绍,“车内设置了吸顶屏,乘客可以在长途出行时观影娱乐,采用6座布局,更贴合家庭多人出行的需求,还安装了折叠小桌板,方便放置各种物品。”此外,该车还新增“爱宠模式”,同时搭载了取电口,可直接为笔记本电脑、电磁炉等日常电器供电,满足露营、长途旅行、携宠出行等多样化使用场景。
他还提到,成都周边高海拔地区多,传统燃油车在高原常出现动力损失,而混动方案在这种环境下更有优势,“电机不会受高原影响,在超车、变道时更有底气。”
▲成都国际车展中的奇瑞展台,展陈车辆为G700
该工作人员表示,纵横G700预计将在10月份正式发售,此前在上海车展仅仅是亮相,成都车展上则正式开启了全球盲订。“在成都车展上亮相,也正是因为我们看好以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市场的消费潜力,目前已经收获近千份试驾预约。今年车展,我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SUV、越野车在此首发、首秀,这也意味着,西南市场确实是此类车型的主打市场。”
这些车企的“小巧思”,恰恰对应着西南消费者多元又具体的需求。也可以说,车企不再只是单纯地“卖车”,而是在卖一种更贴近本地生活的出行方式。
用技术撬动市场
激光雷达、夜视系统更适合西南地区多雨等场景
市民栗静坪和妻子王莎莎前来车展现场选车。“我们一个月差不多要去川西一两次,最好是插混,不会有用电焦虑;也希望车的智驾系统更先进,以应对川西的道路和环境。”他们说,“车展优惠到位,就会考虑下单。”
▲成都市民栗静坪和妻子王莎莎
西南市场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让“技术适配”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
在猛士展台,M817成了“野性十足”的焦点。车展现场,猛士金牛中心店店长张方军向记者介绍,猛士M817底盘全铝,可拖挂2.5吨房车;此外搭载插电混动系统,既能用电,也能用油,可以缓解用户自驾游的里程焦虑,“同时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配备激光雷达和夜视系统,川西地区多雨、多雾,地形崎岖,这些配置让车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也能稳定运行。”此外,为适配西南市场,猛士M817还提供了8种驾驶模式,能适应雪地、泥地、沙地等不同路况,并配有底盘升降功能。
▲猛士金牛中心店店长张方军
SUV以外,今年的成都国际车展,同样也被“小车”占领——城市出行场景下,小车市场持续升温。
smart产品专家张建苹介绍,在成都,smart精灵#1的销量特别亮眼。不少家庭会为子女购置第一辆车,或者父母在有了孩子后考虑通勤与接送。“事实上,面对拥堵的城市交通,smart的小巧优势更为凸显,成都早晚高峰,小车更好开、好停。”张建苹表示,如今不仅大型SUV市场竞争激烈,小车市场同样火热。
在他看来,西南地区的消费群体普遍“条件较好”。“小车,既可以满足日常上下班通勤,也适合短途出游。例如,从成都去乐山这样的周边城市,电车没有续航焦虑,单程一百多公里,服务区也有大量充电桩,半小时就能补能,成本低,一公里几分钱,性价比非常高。”
无论是小车还是大车,从硬件、配置到情绪价值,背后映射的都是车企对西南市场的洞察与深刻认知。西南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与对轻松、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正在逐渐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逻辑。
正如汽车观察创始人、总编辑刘小勇在车展论坛上提到的,“如果要选一个最能把生活氛围和生产氛围融合得最好的城市,非成都莫属。”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