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奕力科技(ILITEK)宣布收购联发科(MTK)旗下的TCON业务,尽管此事已过去一段时间,但在当前行业并购潮再起的背景下,我们仍有必要回顾这一事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奕力科技5月份开始接手联发科的TCON业务,这笔交易不仅涉及到资产的转移和相关技术授权,也包括TCON的研发团队人员的转移,因此对奕力科技的产品、营收以及芯片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奕力科技早年曾为联发科旗下控股公司。2020年,联发科出于聚焦主业的策略,出售了奕力科技全部股权。本次TCON业务的剥离,可视为联发科进一步“瘦身”之举,旨在更专注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设备的主芯片(SoC)研发。而对奕力科技来说,通过此次收购,其与联发科的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未来有望在联发科SoC平台中实现TCON芯片的更优适配。
从显示驱动与触控IC到芯片系统解决方案的跃迁
奕力科技传统优势在于显示DDIC,包括智能手机、笔电、车载显示等中小尺寸面板的驱动芯片,其手机和笔电LCD DDIC在全球厂商中均排名前二,但产品线仍相对单一。TCON是显示面板的“大脑”,负责接收来自处理器的图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DDIC能理解的指令。奕力科技现在能够为客户提供“TCON + DDIC”的显示解决方案,简化了采购、研发和生产流程。
在TCON方面,奕力科技原有布局较少,目前仅涉足笔电市场。据奥维睿沃(AVC Revo)数据,2024年其笔电TCON出货量为140万片;而联发科同年中大尺寸TCON芯片出货量达6800万片,覆盖IT与TV领域,尤其在笔电TCON市场位居全球第二,在显示器和电视领域也占有一定份额。并购完成后,奕力科技将迅速跃居全球TCON市场份额前三。
2024年奕力科技&联发科中大TCON IC客户出货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奥维睿沃(AVC Revo),单位:Mpcs
承接联发科优质客户资源,强化大陆面板厂供应链地位
客户结构方面,奕力科技主要与AUO在笔电TCON上有一些合作,而联发科凭借技术优势,笔电产品布局丰富,在面板厂内部占据较高份额,不仅与台系AUO/INX/SHARP有较大的合作,在大陆面板厂同样占据较高份额,BOE占据其48%的出货,同时更是BOE最大的笔电TCON供应商,占据40%的份额,此外其在HKC/CSOT内部份额在快速提升中。
2025H1奕力科技&联发科中大TCON IC 客户出货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奥维睿沃(AVC Revo),单位:%
营收多元化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奕力科技的营收规模将因TCON业务的并入而显著扩大。联发科的TCON业务本身拥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和营收流水,这会直接叠加到奕力的财务报表上。同时,通过交叉销售,利用现有DDIC客户渠道推广TCON产品,也能带来增量收入。预计收购联发科TCON团队每年将为奕力科技增加5000万至6000万美元的营收。
尽管当前DDIC芯片价格持续下探,但TCON芯片的毛利率依然高于DDIC芯片,尤其高分、高刷等高端TCON芯片有较不错的盈利,当前笔电市场QHD占33%的市场份额,份额还在提升中。尽管普通TCON产品在国产化替代下,利润也逐渐被压缩,但依然好于DDIC。
通过整合联发科的TCON业务及后续推出的整合方案,奕力科技的产品力,客群群体和营收结构均得到增强,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望得到提升。这将有助于缩小与联咏(Novatek)、奇景(Himax)等头部台系显示芯片厂商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