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欢迎供稿 | 微信联系:shaoyanlin412
2025年8月1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在置换补贴与报废更新政策的拉动下,上半年国内汽车消费呈现小幅回升。然而,行业竞争持续升温,主机厂与经销商纷纷依赖降价促销来争夺份额,结果陷入“销量上去了,营收没增加;营收提高了,利润没改善”的怪圈。尤其是传统车企,大面积出现“价格倒挂”,即零售价格低于进货成本,新车业务普遍亏损,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流通领域整体流动性趋紧。
为掌握真实情况,全国性调查于2025年7月正式启动,历时一个多月,涵盖大型经销商集团旗下的4S店、中小经销集团及单店,共收回有效问卷936份。
一、经销商对厂家满意度显著下滑
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整体满意度仅为64.7分,较2024年底大幅下降。最主要的问题是多重压力叠加,价格倒挂扩大压缩利润空间,让不少经销商陷入亏损。资金紧张使其对库存的承受能力下降,一旦库存水平超过警戒值,现金流便更加吃紧。
此外,经销商普遍反映:厂家对于基础销售任务的奖励缩水,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对主机厂的满意度明显降低。分业务板块来看,新车与二手车环节问题最为突出:新车任务目标偏高、品牌竞争力不足、考核条目繁多;二手车业务缺乏厂家支持,新车价格频繁波动也拖累二手车价格稳定性。售后方面,尽管客户入场台次持续下滑,厂家的配件任务却反而提高,且零部件价格偏高,加剧客户流失,售后满意度同步下降。
二、仅三成经销商完成销售任务
数据表明,2025年上半年仅30.3%的经销商达成销售目标;29%的经销商完成率低于70%,40.7%的经销商处于70?00%之间。品牌层面,豪华品牌整体完成率高于合资与自主品牌,而合资品牌未完成率最高。
三、亏损面扩大 生存压力陡增
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52.6%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仅29.9%实现盈利,其余17.5%维持持平。
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样本量占比29.5%,整体经营优于燃油车经销商:其中盈利率42.9%,亏损率34.4%;而传统燃油品牌的亏损率则高达58.6%。
从毛利构成来看,传统经销商新车销售毛利为负(-22.3%),售后贡献63.8%,金融保险贡献36.2%。新能源经销商表现更好,新车毛利贡献为16.8%,售后54.0%,金融保险17.0%。
四、新车金融渗透率明显下滑
随着银行汽车金融产品的收紧及价格敏感型消费需求收缩,新车金融渗透率由2024年的69.1%降至62.8%,下滑趋势明显。
五、返利周期和兑现方式仍待优化
厂家返利政策复杂,模糊返利比例偏高,经销商难以精准核算。多数厂家返利周期集中在2-3个月,部分季度考核甚至超过3个月。返利兑现形式也不统一,只有少数厂家能全额返现至经销商账户。业内建议:简化返利政策,推行单一月度考核,缩短至两个月内兑现,并取消返利用途限制。
六、经销商的主要压力点
报告显示,74.4%的经销商遭遇价格倒挂,其中43.6%倒挂幅度超过15%。这直接消耗了流动资金,资金压力骤然增加。传统燃油品牌尤为严重,而新能源经销商虽然新车盈利相对较好,但售后产值低、投资回收周期长,依然面临挑战。
七、对2025年乘用车市场的展望
多数经销商预计全年市场将“微增或持平”。约49%的经销商看好销量小幅上涨,但持悲观态度的比例比2024年底有所提升。
---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处境艰难,传统燃油车亏损加剧,新能源经销商虽有亮点但压力同样存在。市场博弈激烈,行业未来走向依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