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半年度成绩单里,零跑汽车正把“新势力”故事写得越来越有分量。上半年营收达到242.5亿元,同比跃升174%;净利润0.3亿元,迈出半年度扭亏的第一步,首次实现利润转正;总交付量达到221,664辆,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同比增长高达155.7%。此外,非汽车业务贡献接近11亿元,显示出除了车本身,零跑在多元化收入来源上的初步成效也在显现。这组数据,正为其“内外协同、共赢发展”的未来打法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下一阶段的深度合作增添信心。
若把时间线往回拉一段,早在今年8月18日披露的中期报告中,零跑已经把戰绩具体化:上半年公司营收34.25亿元,净利润0.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微幅盈利的转折点。交付端则在1—6月完成221,664辆,继续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前列。更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的净利润尚未实现,但这次的正向信号为双方未来的协同提供了现实基础,即市场对零跑的增长势头和利润潜力已有较明确的定价。
往前看,去年底至今年初,关于这家新势力的资本关注点就已经出现了另一种层面的“并肩作战”图景。Stellantis集团在2023年10月26日宣布,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以取得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成为其重要股东之一。这笔交易不仅为零跑带来海外资本护航,也为其国际化布局打开了更宽的渠道。
更早之前,2023年3月3日,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两大维度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双方将在研发领域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积累,联合开展新能源乘用车与关键部件的开发与对接,通过技术融合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双方将进一步探讨加强资本合作的可能性,力求在全产业链层面实现资源协同。
回到“对内协同”的核心,这也是这轮合作的关键驱动。业内分析普遍认为,零跑凭借创新理念和自研技术(如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气架构等)以及成本管控能力,具备成为一汽在新能源领域关键补充的潜力。一汽若以约10%股份入股零跑,则能帮助其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弥补自身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不足;与此同时,一汽的百万级产能、完备的供应链网络以及红旗品牌的高端定位能力,也为零跑的规模化落地提供了强力支撑,双方有望在全产业链层面实现深度协同。
向外看,另一条明线则是与Stellantis的合作带来的全球化想象。Stellantis通过对零跑的投资,直接将其纳入欧洲和全球市场的竞争网络中,这无疑为零跑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力和销售渠道提供了加速通道,也强化了其在电动化时代的资本与资源背书。
除此之外,行业内也指出,中国一汽拟入股零跑的消息若成真,无疑会为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之间的协同提供一个范例,即在新势力崛起的同时,借助传统车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全球供应链和海外市场网络,实现双轮驱动的共生发展。这也解释了为何市场对未来的资本协同和技术协同都充满期待。
综合来看,零跑正在以越来越稳健的步伐走向“更大舞台”的目标。外部资本的持续加注、内部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持续强化,以及与一汽深度合作带来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都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清晰信号:今年,哪怕没有一次性的大爆发,至少已经具备了“新势力集体起飞”的潜在条件,而零跑则是在这场潮潮汐汐的浪潮里,抢得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