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百川突击
创始人
2025-09-04 19:29:09
0

创新就是不断打破旧有的界限,探索未知的领域。

——语出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引 言

《奕泽财经》从深交所官网获悉,9月2日,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正式提交注册信息,这标志着这家电池热管理领域的隐形冠军正式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的领先企业,纳百川凭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与前瞻性产业布局,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电池液冷板领域的行业标杆企业。

此次IPO,公司拟募资7.29亿元,主要用于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热管理领域的行业地位。

一、领域突击:跟随客户需求变化而进化

纳百川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不断自我革新的进化史。公司自成立以来,实现了从燃油车热管理到新能源电池热管理,再到储能热管理的三次跨越。

早在2011年,纳百川就开始布局动力电池热管理研发,成为国内该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之一。2015年,公司与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6年为上汽大众国内首款新能源车型配套热管理系统。

经过十余年发展,纳百川已构建覆盖广泛的客户体系,不仅包含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新势力车企,以及吉利、长安、长城、上汽集团等传统车企,还进入奔驰、丰田、现代等国际车企供应链。

公司对主流客户群的深度覆盖,使其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提前布局下一代技术。这种“跟随客户变化而变化”的策略,让纳百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二、产品突击:研发投入驱动产品迭代

纳百川的产品进化路线清晰可见:从燃油车热管理部件到电池液冷板,再到电池箱体。这条进化路径背后,是公司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纳百川研发费用逐年提升,分别为3406.96万元、4394.05万元和5411.1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累计达1.42亿元,超过5000万元的创业板门槛要求。

持续投入换来了丰硕的技术成果。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203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83项,覆盖热管理结构设计、轻量化工艺、自动化生产等核心技术领域。

纳百川的核心产品电池液冷板已成为公司业绩的支柱。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电池液冷板销售收入分别为8.04亿元、9.50亿元和11.79亿元,2025年1-3月收入3.0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超过80%。

三、质量突击:智能制造与严格管理共创卓越

纳百川的产品质量在业内有口皆碑,这源于公司对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

纳百川的电池液冷板产品具备突出的质量优势。

在智能化方面,公司采用集团化私有云,配合全链条打通的SAP系统、完善的MES管理系统、丰富的产品FMEA综合数据库,对每个生产过程都做到层层监控、环环相扣。

在气密性方面,公司采用万倍密封技术,使用氦分子来对标空气密度,将泄露标准突破并稳定在2*10-8 pa*m3/s的泄漏标准,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绝缘性方面,公司采用安全绝缘涂层技术,对行业标准的膜厚、附着力、干燥时间进行再定义,增强涂层的绝缘性和附着强度。

电池液冷板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可精确到发生当日的0.01秒,确保产品的每个生产步骤都有迹可循。

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纳百川获得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先后获得宁德时代“质量优秀奖”、蜂巢能源“最佳技术合作奖”、中创新航“优秀供应商”和零跑汽车“优秀伙伴奖”等荣誉。

四、资本突击:创业板IPO开启新征程

财务数据显示,纳百川近年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31亿元、11.36亿元和14.37亿元,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

公司2022年至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8,925.78万元、8,804.38万元,累计达到1.77亿元,满足创业板“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的上市标准。

本次发行前,陈荣贤为公司控股股东,陈荣贤、张丽琴、陈超鹏余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中,陈荣贤和张丽琴系夫妻关系,陈超鹏余系陈荣贤与张丽琴之子,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5.58%股份。

五、未来突击:储能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除新能源汽车领域外,纳百川在储能热管理系统市场也取得重要进展。公司目前已进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阳光电源等头部新能源企业的供应商体系。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达到449吉瓦时,同比增长约21.42%,储能业务有望为公司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纳百川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持续推进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转型。公司以模块化工厂、极限制造工厂和零碳工厂三大核心理念,引入微米级全自动喷涂系统、高效全自动钎焊线等先进设施,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自动化生产。

公司目前拥有浙江温州、安徽马鞍山、安徽滁州三处生产基地,超20万平方米生产场地,安徽滁州生产基地仍在开展后续建设,实现对核心客户的全面配套供应能力。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约1600万辆,同比增长25%,纳百川的电池液冷板业务将同步受益。

更广阔的增长空间在于储能市场。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达449吉瓦时,这块新生的蛋糕正等待纳百川去切分。

结 语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再到储能系统,纳百川的每一次“突击”都精准踏在了产业发展的节拍上。创业板成功上市不是终点,而是纳百川奔向更广阔天地的起点。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听书|教师节特辑:在文字星河中... 教 师 节 谆谆教诲 难忘师恩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
原创 荣... 在Autolab 50车夏季续航测试中,荣威纯电D6以更低的平均电耗压线夺桂,超越第三名的特斯拉Mo...
原创 全... # 全新雷克萨斯 ES350e 轿车亮相:豪华与动力的完美融合 在汽车工业的璀璨星空中,雷克萨斯始终...
BJ30旅行家成都车展预售:1... 在2025年成都车展的热闹氛围中,北京越野BJ30旅行家正式开启了预售序幕,这款被誉为“10万级混动...
沃尔沃XC70的“不妥协”和“... 8月27日,沃尔沃全新XC70迎来全球首秀。作为豪华品牌中首款基于SMA超级混动架构打造的超级混动S...
东湖评论:一球一江湖,武昌分外... “汉超”燃动江城,三镇足下生风,在武昌这片有着1800年历史的土地上,一场现代足球赛事正与千年古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