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253会议室,百度智能云与车百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百度云智大会-AI+汽车专题论坛”成功举行。
论坛聚集了来自产学研界的专家,共同探讨大模型、云计算在汽车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从智能座舱体验的重塑,到研发、生产、营销全链条的效率提升,AI正在推动产业价值链的深度重构,而这正是百度所擅长的。
车百会研究院执行理事长张永伟指出,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
他援引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汽车行业需主动拥抱AI变革。
张永伟提出三点融合思路:以车云协同为核心路径,加强对AI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推动车企向AI化科技公司转型。
百度副总裁石清华以“既激动又惶恐”形容当下汽车AI赛道的激烈竞争。
“一年间,VLA技术从论文走向量产、智能体与端到端语音落地座舱、车企加速资源整合与出海”。
百度智能云副总裁、百度智能云汽车业务部总经理高果荣分享了百度在VLA(多模态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布局。
他系统阐述了“算力、数据、工具、模型”四大引擎对VLA智能驾驶的支撑作用。
高果荣指出,VLA范式的多模态训练对算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百度通过百度百舸5.0平台与昆仑芯超节点实现训练效率大幅提升。
在数据层面,百度依托45万公里高精地图和数据合成技术,大幅降低标注成本、提升效率。
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数字官姚滨晖从三大维度解析了AI价值:产品智能、企业智能和行业智能。
姚滨晖表示,吉利已经通过AI技术在多个场景落地应用,包括在部分车型上提升工作效率20%,缩短研发周期30%。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荣雪东则坦言,虽然长城汽车已在研发领域初步落地AI应用,但仍面临“工具孤岛”、“数据断点”、“流程不连贯”等问题。
荣雪东表示,长城汽车计划从“技术驱动”转向“业务价值驱动”,探索AI与CAE仿真、三维数模的深度融合,推动设计迭代效率提升。
北汽福田全球网络安全负责人张志强强调了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安全挑战。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行走的计算机”,代码量可达上亿行,漏洞与攻击手段层出不穷。
张志强介绍,福田已在企业安全和车端安全双线布局,建设车辆安全运营中心(VSOC),并通过AI赋能的日志分析与智能响应,将告警处理效率从小时级缩短至秒级。
百度智能云汽车业务部副总经理肖猛分享了端到端语音技术在智能座舱的应用。
他指出,车载语音正在进入端到端时代:直接从语音输入到语音输出,省去ASR和TTS等中间环节。
肖猛演示了百度端到端语音技术的效果,并透露:“楼下停的有乐道的L90,还有深蓝的汽车,这两个车都接入了百度的智能体能力。”
论坛嘉宾的分享从产业战略到研发实践,从安全防护到用户体验,系统展示了AI赋能汽车的多维价值。
正如张永伟所说,AI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实现依赖于车云协同机制的构建、汽车对AI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车企自身的科技化转型。
百度副总裁石清华表示:“我们还是相信,以云为载体,然后以AI为滑桨,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滑向更遥远、更坚定的未来。”
论坛结束后,与会者纷纷前往体验区,体验百度与乐道L90、深蓝汽车的合作成果。
百度展示的端到端语音交互系统,响应速度比传统方案快数倍,语气语调自然流畅,几乎与真人无异。
车云协同不再只是概念,而成为实实在在的技术落地。
百度凭借其在AI、大模型和云计算领域的积累,正通过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解决方案,在这场汽车智能化竞赛中抢占关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