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南京讯(记者薛晶晶)9月8日,江苏省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8月南京汽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据统计,8月南京市各级消费者组织共受理汽车类消费投诉531件,涉及整车品牌54个,其中乘用车新车消费投诉413件,二手车消费投诉46件,汽车后市场消费投诉72件。
从投诉内容看,质量问题投诉177件,占投诉总量的33.4%,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虚标、车机系统故障,以及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异响、变速箱顿挫等问题。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投诉143件,占比为27%,主要涉及提车延迟、配置与约定不符等问题。不履行“三包”义务投诉69件,占比为13%,消费者反映部分车企售后维修、退换货政策执行方面存在不足。此外,预付金侵权、产品掺杂掺假、虚假宣传等问题也有不同比例投诉,分别占9.2%、6.4%和4.9%。
品牌投诉方面,奔驰以28件投诉居首位,主要涉及质量问题和合同履行纠纷;奥迪、特斯拉分别为17件和16件,主要涉及质量问题、合同履行纠纷与“三包”义务履行不到位。国产品牌在投诉量前10名中占半数,理想、吉利、小鹏等品牌投诉量均居前列,反映出部分国产品牌在质量控制和合同管理上仍需提升。豪华品牌中,宝马、凯迪拉克等也有不同数量投诉。合资品牌中,长安马自达以16件成为投诉量最高的品牌。
从趋势看,8月总投诉量较7月增长40.8%,反映出消费纠纷随市场活动增加而凸显;质量问题反弹明显,新能源汽车电池与车机系统、传统燃油车核心部件故障成焦点;合同纠纷虽略有缓解但仍是重点,经销商履约管理有待加强;国产品牌投诉涉及数量增加,随着市场占有率提升,国产品牌品控与售后服务的一致性须进一步强化。
针对上述情况,南京市消协建议,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与企业自律,聚焦电池续航、车机系统稳定性等高发问题开展专项抽查和内部管控,切实降低产品质量投诉;强化合同履约监督,明确交付时间、车辆配置及违约责任,整治提车延迟、配置不符等问题,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健全“三包”政策执行通报和规范服务体系,提升售后透明度。同时,倡导消费者购车前理性评估车辆实际性能与口碑,签约时仔细确认条款、留存凭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