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爆款”做成“常态”,领克凭什么能“左右开弓”?
创始人
2025-09-16 19:53:28
0

过去几年,中国车市的竞争节奏几乎被“爆款”所重塑。无论是新势力的营销打法,还是传统车企的新品迭代,谁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一款现象级产品,谁就能抢先占据市场的主动权。但随着市场逐渐成熟,人们也发现,爆款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背后往往需要稳定的品牌力、体系力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一段时间以来,领克连续交出两份值得关注的成绩单。9月8日,领克10 EM-P正式上市,不到一小时,订单量就突破一万台;一周后的今天,领克900的累计交付量突破三万台,这距离它上市也才仅仅4个月。

一个是价格在20万级的智能电混四驱轿车,一个是站在30万档位的旗舰大六座SUV,覆盖的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截然不同,却在短时间内都跑出爆款曲线。这种“接连收获”的背后,显然不只是运气,而是领克在体系化造车上的一次集中体现。

持续输出爆款,为什么是领克?

爆款之所以稀缺,是因为它背后需要兼具三个要素:精准的市场切入点、可靠的品牌背书、以及稳定的体系能力。领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几乎把这三点都踩得很准。

先说市场切入点。领克10 EM-P定位于智能电混四驱轿车,价格覆盖16-20万元区间,直击合资B级轿车的腹地。在合资品牌的优势逐渐削弱,而自主品牌轿车普遍缺少“性能+智能”双重标签的背景下,10 EM-P正好补上了空白。它既通过四驱系统和超过500匹的综合马力,让年轻人看到驾驶乐趣;又通过全场景智能辅助和OTA升级,满足了他们对前沿科技的渴望。这种“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组合,在当下市场上少有匹敌。

而领克900选择的,则是另一条几乎没有先例的路线。大型SUV市场今年的新车不少,但大多数产品要么强调性能,要么强调空间,很难做到全面均衡。领克900基于SPA Evo大型混动架构打造,不只是单纯做“大”,而是从安全、空间利用率、驾控体验和智能座舱等多个维度,重建了大型SUV的标准。这种理念让领克900在推出时,就自带一种“不妥协”的气质,迅速俘获了一批追求全家出行体验的用户。

当然,精准定位只是第一步。要把爆款真正做出来,还需要用户信任感的支撑。就比如安全,用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在安全上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林杰将之形容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换句话来说,即便研发、团队人员在流动,领克的安全理念始终不会变。这种坚守是稀缺的,也正是让用户愿意为新车首批下单的根本原因。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安全感和品牌承诺几乎是最难建立的信任,而领克通过不断刷新安全纪录,让用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预期。

第三个关键要素是体系能力。极氪科技副总裁、领克研究院院长康国旺提到,热点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它契合了用户的需求。但更关键的是,如何把用户的关注点落实到产品细节里。“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没有哪款车能把这些技术完美组合在一起。”10 EM-P与900恰好做到了这一点,它们背后折射的其实是领克在全球化研发、架构平台、供应链整合等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让“市场热点”能够被转化为“销量爆款”,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噱头。

回顾整个过程,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逻辑:领克10 EM-P代表的是对年轻用户的理解,领克900代表的是对家庭用户的理解,而两者都不约而同地依赖于“体系化造车”来落地。爆款的接连出现,恰恰是这种体系能力最直观的证明。

左手领克10 EM-P,右手领克900,下一个会是谁?

如果说10 EM-P 和 900 分别在轿车与 SUV 市场里完成了突围,那么它们真正传递出的价值,并不仅仅停留在一款车的热销,而是领克在“爆款逻辑”上的体系化能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的爆款往往靠单点突破:要么极致性价比,要么用某一项独特功能迅速聚焦注意力。但这种模式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一旦竞争对手跟进,优势很快就会被稀释。而领克的做法不同,它并不是去赌某个单点,而是基于底层架构和研发体系,把技术、设计、体验打包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解法。这种“全局思维”,让它在市场变化中更具韧性,也让爆款的出现变得更有规律性。

更关键的是,领克在产品定义上展现出极强的市场感知力。10 EM-P 面对的是年轻用户的复合需求,他们既想要性能快感,又追求智能体验,同时价格还要合理,这本身几乎是个矛盾体。领克选择用 EM-P 技术平衡性能与续航,再加上智能座舱,把复杂的需求拆解并逐一满足,最终跑出了差异化曲线。900 所在的市场则完全不同,大型 SUV 的竞争已经堪称红海,但领克找到的切口,是家庭用户对“新豪华”的渴望: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空间不能再以牺牲舒适为代价,同时还要兼顾驾控乐趣和智能体验。领克的答案并不是在某个维度拔高,而是一次性给出完整的全景方案。这种产品定义力,说白了就是比用户自己更懂用户。

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领克的爆款逻辑:它并不是靠单点突破,而是依靠体系化造车,在每个细分市场都给出“最全面的解”。而且,这种解法具备可复制性。换句话说,今天10 EM-P与900能够成功,未来也完全可能在其他细分市场再复制出新的爆款。

在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军看来,消费导向既要顺应也要引领,领克正是这样一个品牌。在原创设计与品质感上持续领先,是领克能够不断孕育爆款的底层逻辑。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期待“下一个爆款”——因为体系化能力已经证明了它的可延展性。

领克“向宽”的具象化表达

如果说10 EM-P和900代表的是产品层面的突破,那么“向宽”则代表战略层面的清晰表达。

从品牌创立之初,领克就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角色。它既敢于挑战合资品牌的核心市场,又敢于在设计与营销上走出自己的路。如今,伴随着“一个吉利”的重新整合,领克的价值更加清晰:它既是吉利全球化技术体系的承接者,也是对本土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者。

林杰认为,坚持品质路线,坚持原创设计,坚持围绕产品能力做加法。这些坚持构成了领克“向宽”的底气。所谓“宽”,并不是模糊化,而是不断扩展边界:在轿车与SUV之间找平衡,在性能与智能之间找平衡,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平衡。领克的战略确定性,正是来自于这种不断扩展的能力。

与此同时,“向宽”也意味着一种稳健的发展方式。林杰直言,领克不会靠低于成本的价格抢市场,而是通过成本管理与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他还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不会用单月或单周销量作为唯一目标。这样的冷静,让领克在行业普遍追逐短期爆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理性。

因此,今天的10 EM-P与900并不是孤立的成功,而是领克体系能力的阶段性成果。它们背后的逻辑是清晰的:通过体系化造车,把全球技术与本土洞察结合起来;通过战略上的“向宽”,让品牌不拘泥于某个细分市场,而是不断拓展边界;通过坚持安全、品质、原创等底线,让用户信任得以延续。

结语:站在当前这个节点,领克或许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高端化新范式。它证明了中国品牌的高端化不必照搬豪华传统,也不必依赖单一噱头,而是可以通过体系、坚持与创新,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市场逻辑。从10 EM-P的速度,到900的厚度,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爆款,领克已经给出了答案:高端化的正确性与确定性,就在这条“向宽”的道路上。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26届毕业生求职顺序别搞反,这... 目前就业环境下,找工作是很多应届毕业生的重头戏,但大三和研二的同学也觉得找工作是毕业前的事,等你拿到...
人文学院研究生代表联络方式公开... 01研代会是什么? 研究生代表大会制度是研究生会组织的重要制度,是同学在校园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
波兰:操控总统府上空无人机嫌疑... 综合美联社和欧洲新闻网16日报道,波兰国家保护局15日晚摧毁了一架在华沙政府大楼及总统府上空飞行的无...
【社论】中小学春秋假不妨尽快落...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学生...
《归队》:平凡英雄淬炼人间烟火 一支失散的小队,一场“归队”之旅,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抗战故事。电视剧《归队》拍的不仅是宏观上的抗战史诗...
潍坊青州:“软硬兼施”促进优质... 潍坊青州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布局,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条件,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
2026扬州大学文学院各专业考... 26年科目一617文学综合改为:61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 扬州大学文学院: 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
《灼灼韶华》:韶华和闺蜜坦白伤... 01,韶华到达上海后,做了一段时间的车间女工,后来又和二妞重新相逢。让人惊喜的是,二妞已经是很多人认...
工作室赋能班主任成长 现实中,不少班主任常陷入责任无边、压力无际的窘境,在琐碎事务与育人理想之间艰难跋涉。如何变“压力传导...
2026托福史上最重磅改革:新... ? 未来要考托福的同学们请迅速集合! 今年,ETS官宣了TOEFL iBT史上最重磅改革:不仅阅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