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不少班主任常陷入责任无边、压力无际的窘境,在琐碎事务与育人理想之间艰难跋涉。如何变“压力传导”为“能量输送”,变“单点突破”为“体系作战”,为班主任“赋能”与“松绑”?经过多年探索,我们着力构建一套以中原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核心的班主任赋能体系,使其真正回归育人核心角色,焕发教育生命的光彩。
向内深耕:迈上卓越阶梯,锻造核心能力。教师发展的高度,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厚度。为破除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隐形“天花板”,我们倾力打造“卓越学院”班主任管理团队,构建清晰的“合格—优秀—卓越”进阶通道。
“卓越学院”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建立了首席教师制度,组建了由中原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贾福霞领衔的班主任管理团队,邀请全国知名德育专家及实战经验丰富的名班主任进行专业引领,同时聘请河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刘志军教授、河南省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刘肖等专家指导实践。导师定期驻校,通过深入班级观察、组织案例研讨、一对一深度督导等方式,为不同阶段的班主任提供“把脉开方”式的精准指导。
工作室每月定期举办两次成长沙龙或主题培训,聚焦不同发展阶段的班主任需求。贾福霞老师将收集到的班级管理问题带到“班级管理那些事”群里组织集体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寻找最佳解决路径。从“教室卫生”的打扫到“问题学生”的引导,无论话题大小,侧重解决真问题,指导真实践。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班主任手里有方法,心里有底气,成长有方向:新班主任在工作室组织的“班级常规管理八方向”“基础家校沟通三步走”等系列培训中站稳讲台;成熟班主任通过“班级精细管理工作坊”“班主任五项全能”等方式锤炼技能走向优秀;骨干班主任则在承担课题研究、撰写高质量论文、开展讲座分享经验中走向卓越。
向外辐射:承担任务赋能,激发成长动力。工作室不仅是孵化器,更是辐射源。我们大胆将小学班主任“国培”项目交由工作室承办,贾福霞老师担任项目首席专家,核心成员担任学业指导师,系统培训参加“国培”项目的小学班主任。
工作室还选派优秀班主任承担示范课或开展专题讲座,推动教师在输出中反思、在复盘中发现,梳理形成特色育人经验。同时,依托学校承办的“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工作室团队深入对口学校开展班主任培训和指导,在助力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班主任持续参加对外培训项目,显著增强了专业引领力与社会影响力。
学校设立班主任专项经费,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每学期邀请法律、心理、社工等领域专家开设讲座,配置《非暴力沟通》等前沿专业书籍,拓展班主任多元视野;同时定期组织班主任外出研修,如赴北京中关村三小等名校观摩班主任工作,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
学校鼓励工作室团队“立足中原,放眼华夏”,目前团队成员已经走遍河南省18个地级市近百所学校,指导23个县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接待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省内外多批教育同人来访,并赴河北、江西、湖北、重庆、云南、新疆等地交流分享。
评价激励:坚持科学导向,保障前行底气。评价是指挥棒,更是加油站。学校持续优化班主任评价机制,将工作室管理纳入德育部门,主持人可以参加学校重要行政会议,了解学校发展规划和管理动态,保持同频共振。
设置专项基金,激发创新活力。学校为工作室提供独立资金支持,满足发展需求。同时,设立“班主任专项支持基金”,用于班级特色活动、节日庆典等。学校鼓励每班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特色育人实践,为在班级特色课程开发、家校沟通等方面有创新的个人或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和专家指导,让班主任在破解难题时有资源可用、有底气尝试。
纳入评价体系,唤醒持续创新热情。工作室成员是学校班主任队伍的领跑者,他们常常在休息日加班研修,学校通过荣誉表彰、绩效倾斜等方式肯定他们的付出。工作室的优秀研修成果面向全校推广,每学年评选出的优秀成员按照校级优秀荣誉计入个人绩效。在课题研究方面,学校保证每年一个省级课题名额,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向前奔跑。
以中原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核心,为班主任系统化赋能,就是为学校教育、强国建设强基固本。当学校真正把班主任从“压力孤岛”“事务应对”中解放出来,通过“赋能生长”回归“育人本真”,教育才能在每一间教室的晨昏流转中焕发出应有的深邃光芒与生命力量。
(作者单位均系河南省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17日第7版
作者:王献甫 王一行
上一篇:2026托福史上最重磅改革:新增五大题型,评分体系也调整了!
下一篇:2026扬州大学文学院各专业考研资料(2013-2025年扬大617中国语言文学基础815文学阅读与评论考研真题答案+笔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