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充电”
艺术“赋能”
金陵小学美术组读书交流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美术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人文底蕴,构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我校美术教研组于9月13日成功举办了《阅读“充电”,艺术“赋能”》为主题的暑期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我校美术教研组组长宋小掺老师牵头组织,全体美术教师齐聚一堂,在书香与思想的碰撞中,共赴一场美育与阅读的盛宴。
作为美育的引领者,美术教师的视野与深度直接关系到审美教育的广度和温度。此次活动旨在鼓励教师利用暑期“充电”蓄能,通过深度阅读,将艺术理论、创新思维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新学期的美育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分享会上,气氛热烈,精彩纷呈。老师们围绕暑期所读的艺术教育类、美学理论类、艺术家传记及创意实践类书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生活体悟,畅谈所思所感。
蒋楠老师分享了阅读《儿童艺术与创造力发展》的心得,深刻阐述了如何尊重儿童的绘画语言,保护其珍贵的原创力;
杨姝老师从《美的历程》出发,畅谈如何将中华传统美学的宏大意境深入浅出地融入日常教学;
耿慧老师被《艺术家之书》中大师的创作手稿所震撼,立志在教学中更注重引导学生记录灵感、积累素材。
祝心怡老师《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分享了书中对美术核心素养的深刻阐释与教学智慧:美术教育不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是点亮孩子们心中那盏审美与创造之灯的关键。
谢紫倩老师分享了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逆向设计”的备课逻辑。它要求从“终点”出发,先明确学生最终应达成的“持久理解”,再设计证明理解的评估证据,最后才规划学习体验与教学。
蒋玉洁老师分享了《践行核心素养美术教学案例集》书中一个个扎根课堂的真实案例,如同明亮的灯塔,让她对“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地美术课堂”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思考,也为新学期的教学注入了新方向。
杭润老师分享了《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书中没有晦涩的理论堆砌,而是结合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路径,让我对“为什么教美术”“教什么”“怎么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宋小掺教师作为活动的发起人,也分享了其阅读《走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的深刻感悟。她指出,当代美术教育已超越单纯的技能传授,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重任,而广泛且深入的阅读,正是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驱动力。
思想的交锋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在随后的自由研讨环节,老师们就“如何将书中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活动”、“如何通过阅读构建自己的美育资源库”等实际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探讨,达成了“以读促教、以教促研”的广泛共识。
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一次学习成果的检阅,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升华。它成功点燃了老师们内心的教育热情与艺术理想,为新学期的美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校美术教研组将继续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教学,努力打造一支既有扎实专业技能又具深厚人文素养的美育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用艺术点亮他们的童年与未来。
一审一校:宋小掺
二审二校:华凌怡
三审三校:薛玲芳
发布:教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