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全球95%激光雷达中国造,为何年亏上亿?钱其实都进了这三个口袋了
创始人
2025-09-20 07:27:30
0

尽管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高达95%的惊人份额,形成了禾赛、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这“四巨头”鼎立的局面,几乎垄断了国内乘用车配套市场,并将Velodyne、Quanergy等昔日海外霸主挤出局——前者因商业化进程缓慢、成本控制不力于2022年被收购,后者则因市值过低在2024年黯然退市,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份看似辉煌的战绩背后,却隐藏着盈利困境。

回溯至2025年,禾赛科技虽在9月于港交所敲响上市钟声,首日市值一度飙升至358亿港元,募资超过41亿港元,公开发售更是获得了高达168倍的超额认购,然而,这家行业龙头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却仍然亏损1750万元。另一头部企业速腾聚创的处境也并不乐观,2025年上半年直接亏损1.5亿元。更早之前,禾赛科技在2021年至2023年间也持续亏损,直到2024年才勉强实现全年盈利,2025年第一季度再次陷入亏损泥潭。而图达通的处境则更为严峻,三年累计亏损高达5.4亿美元,且过度依赖单一客户——蔚来汽车。

究其原因,激烈的价格战是导致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曾经售价高达8000到10000元一颗的激光雷达,到2025年直接跌至2000到3000元,短短三年时间价格缩水至原来的三分之一。例如,速腾聚创的产品单价从2021年的1万元,一路下降至2023年的约3200元,2024年一季度更是进一步降至约2600元。这种降价压力,一方面来自于下游车企日益强烈的成本控制诉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车企对每一个零部件都精打细算,激光雷达自然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智驾功能下沉、城市NOA(Navigate on Autopilot,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向10-20万元车型渗透的趋势,也迫使激光雷达必须适应更低的价格区间。国盛证券的数据显示,为了适应这一趋势,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价格从2023年的约3000元降至2024年的约2300元,降幅超过20%;禾赛科技的产品价格也从约2500元降至约2000元。

此外,上游核心器件受制于国外厂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激光器、探测器等关键器件占总成本的40?0%,且大多依赖进口,导致成本压缩空间有限。更有甚者,一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甚至选择扶持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这使得激光雷达企业在议价方面更加被动,也导致了诸如速腾聚创等企业丢失大客户的情况。同时,各主流厂商纷纷采用半固态、芯片化路线,产品参数越来越接近,也使得客户只能通过价格进行选择,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竞争。

面对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的困境,一些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机器人市场,试图开辟新的增长点。禾赛科技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暴增7倍,达到9.83万颗,占总出货量的17.9%。速腾聚创更是在机器人业务上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其收入占比直接冲到28.2%。与车载激光雷达相比,机器人激光雷达的价格更高,尽管也在下降——从2024年的8700元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4800元,但比起车载的2000到3000元,仍然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速腾聚创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能从13.6%涨到25.9%,很大一部分就得益于机器人业务的贡献。

机器人应用场景的特殊性,也为激光雷达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割草机器人需要识别草坪和花坛的边界,配送机器人需要避开行人和电梯,这些都需要激光雷达精准测量距离、构建三维环境地图。而且,激光雷达不受光线影响,能够全天候运行,这对于需要24小时运行的机器人来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客户的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很多都需要“开箱即用”的服务,这使得激光雷达企业可以不再仅仅销售硬件,而是提供包括硬件调试、算法优化等在内的整套解决方案,从而赚取更多的服务费。速腾聚创就在机器人市场突围,走得是高性价比路线,2025年推出两大针对机器人领域的数字化新品E1R和Airy,这两个产品单价均低于老款机械式雷达。

然而,机器人市场并非一片坦途。首先,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相对成熟,可以比较容易地迁移到机器人应用上,这意味着华为、图达通等现有玩家以及潜在的新入局者,都可能加入到这场竞争中,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战。其次,与车载市场不同,机器人市场需要激光雷达企业具备更强的软件和算法能力,以及对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这对习惯于做硬件的激光雷达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此外,激光雷达行业还需要面对研发投入巨大、生产成本难以降低等问题。头部玩家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只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禾赛2023年研发投入7.91亿元,占了营收的42.1%;速腾的研发占比更高,一度达到56.7%。然而,高昂的研发投入需要巨大的出货量来摊薄成本,而汽车产线的高额投入,没有千万级的出货量根本无法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在市场份额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面临着盈利困难、价格战激烈、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商业模式转型等诸多挑战。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2025秋新教材大象社版一年级...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
AI时代焕新:邮储银行的数智进... 北纬24.9°,东经102.8°,坐落着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昆明斗南花市”。每天,数以百万计的...
聪明的妈妈这样示弱,孩子格外懂... 文/婷妈 周末去闺蜜家做客,正赶上她5岁的儿子乐乐在拼乐高。小家伙踮着脚从柜子上拿零件,突然“哎呀”...
爱兔云系统安卓,打造智能养宠新... 你有没有想过,养兔子竟然也能变得这么高科技?没错,就是那个听起来就让人眼前一亮的爱兔云系统安卓版!今...
越南最高领导层“扩员”了 据越通社9月19日报道,越共中央政治局近日签署并颁布了一份全新的“关于政治体系内职位名称、职务组别及...
实习来临 | 安徽师范大学郑喻... -暑假作业- 这个夏天,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带着知识与梦想,走进党政机关的实践课堂。他们褪去校园的...
安卓系统绘画电容笔,安卓系统下...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手机上的绘画功能越来越强大了?尤其是安卓系统的手机,搭配上一支电容笔,简直就像拥有...
安卓2系统彩蛋在哪找,揭秘隐藏... 你有没有发现,安卓2系统里竟然隐藏着一些神秘的彩蛋?没错,就是那些让你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的小惊喜。今...
赵晗离世:始于云海肴,归于云海...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左宇坤)“我们和大家一样悲痛万分。过去几年餐饮行业经历了很多考验,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