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62.58%的新车都有这个功能,但90%的车主根本不会用! 每年因误用导致的事故数字触目惊心,现在国家终于出手了!
就在上个月,我朋友差点出大事——他开着某品牌电动车的"自动驾驶"功能,竟然在高速上睡着了!要不是系统及时报警,后果不堪设想。这可不是个例,今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卖了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些功能的风险?
现在市面上99%的车都在玩文字游戏。嘴上说着"自动驾驶",其实都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车子可以帮你转向、加速、刹车,但方向盘绝对不能松手!
有些车企真的太会忽悠了,什么"高阶智驾"、"零接管"这种词都敢用。我有个亲戚就信了这些宣传,高速上放开手玩手机,结果差点撞上施工路段。吓得他现在都不敢用这些功能了。
但最让人后背发凉的是什么呢?这些系统在混合交通、占道施工等复杂场景下的表现天差地别。有的车能稳稳应对,有的车就直接"摆烂"了。你说可怕不可怕?
9月17日,工信部终于出手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征求意见,这简直像及时雨一样啊!
新规有三个狠招:第一,每次上车都要确认驾驶员完成培训才能激活系统;第二,必须配备手部和视线脱离检测;第三,如果驾驶员多次违规,系统会直接禁用!
这意味着什么?以后那些想靠营销忽悠人的车企没空子可钻了。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说的好:"这次《标准》将引导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能够规范车企在智驾技术上的过度营销宣传行为。"
说到营销,不得不提特斯拉。他们的Autopilot系统确实厉害,但宣传方式一直有争议。现在新规一出,所有车企都得老老实实按照统一标准来。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特斯拉Cybertruck入门版突然停售了。这款2019年就亮相的电动皮卡,预订量超百万辆,但年销量只有2万辆,现在入门版推出不到半年就下架。
为什么卖不动?价格超出承诺太多!2019年说好起售价3.99万美元,现在最便宜的版本都远高于这个价。还有车主反映车身出现锈斑,官方说是"表面污染",但这解释也太敷衍了吧?
今年第一季度,福特F-150 Lightning卖了7913辆,比特斯拉Cybertruck的7126辆还多。这说明什么?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不再被炫酷的概念忽悠,更看重实用性和可靠性。
说实话,现在谈电动皮卡取代燃油皮卡还为时过早。美国市场去年卖了约290万辆皮卡,传统燃油皮卡占七成。中国这边,8月新能源皮卡销量虽然同比增长102.12%,但基数太小,与燃油皮卡销量比接近1:10。
皮卡的核心是实用性,要能拉货能越野。电动皮卡跑越野路续航是大问题,荒山野岭找充电桩?太难了!带备用电源又成本太高。所以很多"油改电"车型都被质疑不是真需求。
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吉利雷达金刚、长安猎手今年累计销量都超3000辆,说明只要产品做的好,市场还是会买单的。
第一,一定要看清说明书!现在很多车主连自己车有什么功能都不知道,更别说正确使用了。新规要求每次上车都要确认培训,这不是在开玩笑。
第二,记住: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无论系统多智能,出了事负责任的还是你。如果"脱手脱眼",不仅危险,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追责!
我现在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这些辅助功能设置,该关的关,该调的调。毕竟安全这件事,真的不能完全交给机器。
新规给了车企两年准备时间,到2027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技术领先的企业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那些技术储备不足的车企可能就是大考了。
纪雪洪教授认为,头部车企在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方面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目前仅广泛用于中高端车型。新规实施后,这些安全配置可能会成为全系标配,这对消费者绝对是好事。
其实今年4月,工信部就强调过车企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这次直接把要求写入强制性国标,说明政府是动真格的了。
技术的进步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制造更多风险。在自动驾驶这条路上,安全永远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作为消费者,我们要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你的车真的在自动驾驶吗?现在有了国家标准,答案终于清晰了。记住:再智能的系统也只是辅助,生命的方向盘还是要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