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营收翻倍增长,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智能座舱龙头“博泰车联”,正迎来其资本化进程的关键一跃。
9月22日,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车联”,股票代码:2889.HK)正式启动港股IPO招股,计划于9月30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根据招股书,公司全球发售1043.69万股H股(视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发售价每股102.23港元,预计募集资金最多约10.67亿港元,市值153.34亿港元。
作为中国智能座舱领域的领跑者,博泰车联凭借其“软件+硬件+云端服务”的一体化模式,在智能汽车赛道中占据有利竞争位置。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博泰车联以7.3%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三位,显示出其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软硬云”协同筑牢生态护城河,全栈模式重构价值链
作为中国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领军者,博泰车联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汽车智能化核心赛道,是中国最早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区别于多数侧重硬件的同行,其从起步便构建了“软件+硬件+云端服务”的一体化模式,聚焦于发展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与网联服务两大核心业务,形成区别于纯硬件厂商的差异化优势。
其中,核心产品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作为整车的“中枢系统”,集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硬件组件,可实现车辆交互控制、导航、增强现实平视显示(AR-HUD)、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乘员监控系统(OMS)及信息娱乐等功能,支撑起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
针对域控制器产品,在业务模式上,博泰车联也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客户既可选择“域控制器+操作系统+硬件组件”的集成解决方案,也可单独采购关键组件或定制化研发服务。这种能力使其能够深度嵌入客户产品定义流程,通过提供高度适配的软硬一体方案,建立起坚实的客户黏性与替换壁垒。
在此基础上,博泰车联其商业模式以技术领先的高端域控制器切入市场,在获得顶级车企定点后,通过出货量提升带来规模效应,进而反哺研发巩固竞争优势,形成持续增长闭环。更重要的是,公司在上游与芯片巨头深度绑定,下游为OEM厂商提供灵活定制。在汽车智能化与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双重趋势下,博泰车联作为少数能提供国产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其市场生态位具备明显的稀缺性。
当前,公司已成功通过29家汽车OEM的资格审查,包括20家中国OEM、6家合资OEM及3家国际OEM。中国前五大OEM中有三家采用其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展现出广泛的市场认可度。近年来,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与某德国豪华品牌及某国际主流车企达成合作,持续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三年营收翻倍,顶级资本阵容护航高增长
据港交所披露,博泰车联本次港交所上市,由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招银国际、华泰国际及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其中,作为联席保荐人之一,中信证券历史上作为保荐人破发率仅10%,领先行业平均水平。今年参与的15个项目中,仅有2个项目破发、3个项目录得累计跌值。可以发现,其整体保荐胜率极高,也为本次发行增添了信心保障。
事实上,强劲的市场信心源于公司深厚的资本背景与坚实的业务基本盘。博泰车联的上市之路获得了产业资本、创投资本及个人资本的三重加持。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红马资本1.2亿元A轮融资开始,十年间公司累计融资额超过45亿元,构筑了堪称“顶级阵容”的股东生态。
公司早期吸引了苏宁易购、东风集团等产业资本注入;随后又获得小米集团、海尔资本等战略投资;2022年,上海国盛集团3亿元参与C轮融资,进一步强化了国有资本背景。此次IPO,博泰车联还引入了三家基石投资者,包括地平线旗下Horizon Together、Huangshan SP及Smart Ventures Limited,合计认购约4.66亿港元等值股份,占全球发售的43.67%,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强烈看好。
这份信心被其高速成长的财务数据所印证。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2.18亿元增至25.57亿元,三年间实现翻倍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44.9%。其中,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营收达7.54亿元,同比增长34.4%,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域控制器作为核心收入引擎,相关收入从2022年的6.74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9.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0.5%,占总营收比例从55.4%提升至76.6%。
从估值维度分析,博泰车联展现出显著的价值重估空间。根据最新财务数据,公司最新12个月(24年6月至12月及25年1月至5月合计)总收入为27.50亿元。若参照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美股智能驾驶公司PS估值(市销率)中位数13.04倍,博泰车联的合理估值较目前应达358.6亿元。而当前公司估值仅为这一水平的约50%,存在巨大的价值回归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博泰车联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软硬件+云端"全栈能力的头部科技企业,其技术壁垒和生态价值尚未在当前估值中得到充分体现。随着公司向“多场域智能生态枢纽”战略升级,以及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深化,市场有望重新认知其成长逻辑,推动估值向行业龙头看齐。
从市场破局者到生态定义者,驱动AI与具身智能赛道升维
从行业规模来看,一方面,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转型加速、消费者对智能驾乘体验需求提升及政策支持,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随着AI与具身智能快速发展,智能座舱的边界正不断拓展,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收入计,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行业规模2024年达1290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2995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18.4%。与此同时,具身智能赛道也展现出巨大潜力,相关预测显示,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在2027年达到1.25万亿元,为智能座舱产业链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此背景下,博泰车联凭借其“软件+硬件+云端”的全栈能力,展现出坚实的技术底蕴。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累计投入约7.19亿元,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持续的投入也转化为显著的技术成果与市场领先地位。
博泰车联不仅在关键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率先将高通骁龙8295等高端芯片应用于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底,其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中国供应商中获得定点数量排名第一。2025年4月,博泰车联与高通进一步扩展合作,共同开发搭载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的最新解决方案,整合先进AI功能,服务全球车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博泰车联的技术布局正超越传统智能座舱范畴,特别是其在域控制器和AI算力平台方面的深厚积淀,以及自研的“擎感大模型”,为其向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拓展提供了独特优势。由于智能驾驶与具身智能在感知技术、决策算法等底层技术上具有高度通用性,博泰车联现有技术能力可平滑迁移至机器人赛道,率先卡位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当前,博泰车联正通过“芯片+系统+整车”的联动模式,实现从“解决方案供应商”向“多场域智能生态枢纽”的战略升级。随着未来公司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改善,以及通过加大研发与产能投入,博泰车联有望进一步巩固其高端市场地位,以“技术出海”与“生态赋能”双轮驱动,向世界展现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与增长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