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优化” 四个字,藏着汽车经销商的血泪账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全国 4S 店总量降至 3.2 万家,较去年末缩水 1.9%,但这组冰冷数字背后,是更刺眼的生存危机 —— 上半年超 1200 家门店濒临倒闭,52.6% 的经销商陷入亏损,创下近 8 年最差纪录。
传统品牌集体 “过冬”:自主品牌首遭重创
曾靠渠道扩张抢占市场的自主品牌,今年首次掉进收缩陷阱。要知道去年新增 4S 店中 92% 都是自主品牌,短短一年就从扩张急转直下,根源在于 “价格倒挂” 这颗毒瘤。某经销商爆料:“15 万的车优惠 5 万,扣除返利每台还亏 4 万”,15 万 - 20 万元主力价格带已成亏损重灾区,74.4% 的门店都在 “卖一辆亏一辆”。
合资品牌看似收缩放缓,实则是 “跌透了的缓冲”。2024 年合资品牌 4S 店已暴跌 13.5%,大众、通用等主力品牌的价格战打到 “无利可图”,库存积压冻结 5100 亿资金,345 万辆新车趴在停车场里贬值,库存预警指数持续高于荣枯线。豪华品牌更不好过,宝马、保时捷门店接连关停,连奔驰都计划削减百余家网点,曾经 “躺着赚钱” 的日子彻底终结。
新能源逆势增长?增速放缓藏着新焦虑
新能源品牌看似是唯一的亮色,却早已没了前几年的疯狂。商超展厅增速明显放缓,一方面是市场从 “抢份额” 转向 “算利润”,商场高额租金让车企不敢盲目扩张;另一方面是竞争进入白热化,光靠开店赚吆喝的时代过去了 —— 消费者不再为 “新鲜感” 买单,倒逼品牌把钱花在服务而非门店数量上。
经销商用脚投票:从 BBA 转投华为怀抱
行业洗牌期,经销商的迁徙路线暴露了真实风向。华为与上汽打造的 “尚界” 品牌招商,竟吸引 1500 家经销商报名,其中不乏保时捷、沃尔沃的老店东。中升集团这样的行业龙头,直接拿下 50 家华为智选车经营权;某原宝马经销商直言:“卖豪华电动车每台亏 2 万,转投问界后单车毛利 1.3 万,谁跟钱过不去?”
不是渠道在优化,是市场在筛幸存者
所谓 “结构性调整”,本质是一场淘汰赛。传统 4S 店的高成本模式,终究扛不住新能源转型的冲击和消费习惯的变革 —— 当消费者不再依赖线下看车,当售后利润被配件溢价稀释,3.2 万家门店的数字还会继续缩水。但对行业而言,倒掉的是低效网点,站起来的是像 “华为智选车” 这样的新物种,这或许才是真正的 “渠道优化”。
汽车销售网络正在经历一场“瘦身”与“重塑”的双重变革。退场者留下空白,换场者带来新局。这场静悄悄的渠道革命,或许比展厅里的新车发布更值得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