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走进长城汽车汽车总部保定,探秘环境风洞试验室、碰撞试验室等极限测试场所,全面展现长城汽车试验室体系、研发创新方面的硬核能力。主持人陈伟鸿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在《对话》节目中深度对谈,分析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形势,分享长城汽车面对行业困局,以坚持创新投入和站位全球视野两大发展理念,通过修炼内功和向外拓展寻获破局之道。
在对话过程中,魏建军金句频出,对长城汽车的破局之道和未来发展规划给出了清晰且明确的方向。
长城汽车的破局之道:诚信与良心
在《对话》节目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有着明晰的思路。他表示:“我们也想更高质量的获得市场占有率,但是我们不能造假。首先我们不能做对这些行业,对自身伤害过度的事,我们坚决不做。所以我们在这儿一直在提,我们不是不尊重资本,我们同样需要资本支持,但是我们绝不被资本裹挟。我们的初衷和动作绝不能变形。”
实际上,魏建军带领的长城汽车,一直在遵守着自己的“四项不为”原则,即:敬畏资本,不被资本裹挟;重视用户,不做过度营销;恪守底线,不逐短期利益;爱惜产业,不损产业生态。
魏建军解释,现在汽车企业同质化严重,技术也拉不开差距,大家“半斤八两”,都不赚钱,很难形成商业闭环,是一种惨烈的恶性循环。但长城汽车扎根汽车产业这么久,始终“比较轴”,也“认死理儿”。“我们考核市场只有一个指标,就是用户满意度,我觉得我们就做到了良心。”
魏建军表示,造车是一件严肃的事,车企决不能把汽车当成快消品或3C数码产品来生产或者宣传。车辆在销售之前,必须经过极寒、极热、高原等项目进行测试。
对于行业中一些营销现象,魏建军也分享:“谁要是在长城发布会上过度夸张,首先回来咱们先是先受处分,要检讨一番。我们怎么去认真地、踏下心来,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这个路才能走得更稳、更扎实。”
这是魏建军坚持的“死理儿”,也是长城汽车坚持的长期主义。这种不逐短期利益的坚持,在2025年二季度的销售数据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当季长城汽车营收523.16亿元,同比增长7.72%,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2%,创下历史最佳单季度业绩。
汽车全球化不能偏科
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纯电似乎已经成为造车主力军,但魏建军还坚持“全动力发展”战略。在魏建军看来,“长城制造”不仅要让中国消费者满意,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服务,适用每一个市场。
△澳洲山海炮PHEV荣膺CarExpert 2025年度最佳新能源皮卡称号
魏建军表示,要想真正站稳全球汽车市场,造车不能有短板。“油、混动、纯电,甚至氢都应该发展,这才是对消费者的负责。”最能体验这种“负责”的,是长城汽车的“泛内燃机化”战略。当部分车企宣布停售燃油车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给出了一个看似“反潮流”却回归本质的答案——坚定推进以“泛内燃机化、新能源多元化、油电平等化、战略全球化”为核心的“四化战略”。
长城汽车坚持技术发展,不仅推出了4.0T V8发动机,还研发了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的Hi4技术体系。“内燃机+电,才是完美组合。”魏建军解释道:“我们从现在看,未来的先进的混动,事实上的使用成本比电动车不会高,但是混动车保值率高,它走到哪儿它都不依赖充电。即使是它的生命周期里边,它把我们这个二手车卖到国外,都要比电车保值,而且它没有换大系统的必要。”这种技术路线的“不盲从”,其实源于长城汽车对用户需求的精确理解。
走出去,和全球标杆公司竞争
“长城在未来的五年更加全球化,长城也会遵照国家的号召走出去,打造国际化的市场。”魏建军在谈到未来五年的规划时表示,走出去是汽车产业的一个出路。他同时强调,再走出去一定不是现在的出口方式,而是品牌走出去,要融合到全球。
在此之前,其实魏建军的全球化早已开始布局。在泰国,长城汽车建立全工艺工厂,本土化率超50%;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适配当地排放标准;在非洲,推出性价比高的柴油车型。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长城汽车全球用户已经突破1500万,海外销量突破200万辆,销售渠道超1400家。更关键的是,长城汽车的供应链也跟着“出海”:森林生态旗下的蜂巢汽车、精工汽车、诺博汽车,2024年全部入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其中蜂巢汽车还为宝马等国际车企供货。
赢得市场竞争,更要为中国汽车产业破局提供样本
从小魏到老魏,把喜欢车的天性变成了事业,魏建军还想做点“野心”更大的事。“我们再努一把力,我们耐得住寂寞,我们再走20年,我觉得汽车强国这个标签,真有可能落到咱们中国的头上。”
△长城汽车高海拔试验室
△长城汽车风洞试验室
在未来,长城汽车不仅要赢得市场竞争,更要为中国汽车产业破局提供一份样本。在全行业都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造车时,魏建军带领着长城汽车以马拉松的精神获取越来越多用户的信任。带着“轴劲儿”,用最朴素的方式踏实造车,魏建军的内心充满了能量:“咱们有信心,看到咱们国家的汽车产业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
潇湘晨报记者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