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理想汽车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的i6系列无疑在细分市场投下了一枚"价格核弹"。这款定位中大型纯电SUV的新品以24.98-26.98万元的厂商指导价横空出世,配合首销期1万元现金直降、免费升级空气悬架、车载冰箱及电吸门等政策,形成了对自家产品线的"精准打击"。尤其令市场哗然的是,其产品力与售价34.98万元起的旗舰车型i8差距微乎其微,这种罕见的"以下犯上"产品策略,折射出理想汽车在纯电转型道路上的战略调整。
图片
图片
从产品维度看,i6堪称i8的"精简复刻版"。4950mm的车身长度仅比i8短80mm,3000mm轴距差距更是控制在50mm以内,这种"尺寸魔术"使两款车型的驾乘空间体验几乎处于同一水准。更具戏剧性的是,i6全系标配的62L前备厢设计,反而成为让i8车主艳羡的配置——这款定位更高的六座车型因结构限制未能配备,而五座布局的i6却实现了"空间反向越级"。这种非常规的产品定义,暴露出理想产品规划中值得玩味的逻辑矛盾。
座舱科技配置的延续性更显厂商策略的微妙。i6完整保留了i8标志性的"三屏联动"系统:15.7英寸3K中控屏与副驾屏构成交互中枢,配合21.4英寸后排娱乐屏形成沉浸式影音环境。但细究之下仍能发现差异化处理,例如座椅材质从半苯胺真皮降级为Nappa真皮,门板装饰条取消实木镶嵌等,这些细节处的成本控制既维持了高端感知,又为价格下探创造了空间。值得关注的是,8.8L冷暖冰箱作为选装配置出现在i6上,却成为首销期赠送权益,这种营销手法精准击中了家庭用户对"移动生活空间"的想象。
智能驾驶层面,i6展现出令人意外的"标配即顶配"策略。全系搭载的AD Max系统整合了ATL全天候激光雷达和英伟达Thor-U芯片组合,700TOPS的算力储备甚至超越部分新势力品牌的旗舰车型。其独创的VLA司机大模型通过持续学习驾驶者习惯,在自动变道、匝道通行等场景实现拟人化决策,这种"科技平权"的做法彻底打破了行业按配置分级的传统套路。动力系统方面,250kW单电机与400kW双电机组合,配合87.3kWh电池组,在CLTC标准下分别达成720km和660km续航,5C超快充技术实现12分钟补充500km续航的能力,这些数据放在30万级市场也极具竞争力。
深入分析i6的定价策略,实则暗藏理想汽车对纯电市场的深刻反思。此前i8上市后紧急调价3万元的举措,暴露出品牌在纯电领域定价自信的缺失。而i6直接锚定25万价格带,与问界M7、小鹏G9等竞品形成正面交锋,这种"降维打击"既是对市场接受度的精准测算,也是对供应链成本控制的自信展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标配空气悬架的情况下将价格压至26万区间,这对传统豪华品牌中型SUV构成了实质性威胁。
从用户心理角度观察,i6引发的"背刺效应"远超常规产品迭代。社交平台上大量i8车主晒出的"维权群"截图,以及关于"早买三个月多花10万"的吐槽,反映出新能源市场特有的价值焦虑。但换个视角看,这种"痛感营销"反而强化了潜在消费者对理想产品保值率的认知——等待改款可能获得超额回报。理想官方对此的应对也颇具智慧,通过老车主专属充电权益、智能驾驶软件服务包等柔性补偿,既维护了品牌形象,又为后续用户运营埋下伏笔。
放眼市场竞争格局,i6的登场恰逢中国新能源市场消费分级的关键节点。25-30万价格带正成为家庭增购、消费升级的主战场,而该区间此前长期被合资燃油SUV把持。i6以"全维越级"的产品力配合激进定价,不仅对丰田汉兰达、大众途昂等传统强者形成替代压力,更迫使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等电动竞品重新评估产品策略。其标配即顶配的做法,可能引发行业新一轮的配置军备竞赛。
从产业层面看,i6的成功与否将检验理想汽车"双能战略"的可行性。这个以增程式技术立足的品牌,正试图证明其在纯电领域同样具备体系化能力。87.3kWh电池组来自宁德时代最新磷酸铁锂神行电池,能量密度达190Wh/kg;自研的5C超充网络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国90%地级市覆盖,这些基础设施布局才是支撑激进定价的底层逻辑。若i6能复制增程车型的成功,将极大提振资本市场对理想纯电业务的信心。
对于消费者而言,i6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性价比"的衡量标准。当空气悬架、激光雷达、车载冰箱这些传统豪华配置下放到25万级市场,其带来的不仅是产品层面的冲击,更是消费观念的革新。有业内人士测算,i6的硬件成shop.bdpgck.iNfOhTtPS| shop.bdiyqe.iNfOhTtPS| shop.bdbucw.iNfOhTtPS|本约占总售价65%,远低于行业75%的平均水平,这种"低毛利换市场"的打法,既彰显理想冲击规模的决心,也暗示新能源行业即将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
站在产品生命周期角度观察,i6可能成为理想汽车的战略转折点。其刻意模糊中端与旗舰界限的产品定义,既是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卡位,也暴露出品牌在纯电产品矩阵规划上的试错痕迹。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激进策略,短期虽能制造市场声量,但长期可能稀释品牌溢价能力。如何平衡销量增长与品牌建设,将成为考验理想管理智慧的关键课题。
市场反馈的初步数据似乎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据终端调研显示,i6上市首周大定订单突破1.2万台,其中35%来自BBA豪华品牌车主置换,28%为理想ONE老车主增购。这种"上下通吃"的用户结构,证明其产品定位的精准性。但值得警惕的是,同期i8订单量出现40%环比下滑,这种兄弟阋墙的现象恐非长久之计。
从行业演进视角看,i6的定价策略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将激光雷达、超快充等前沿技术快速平民化的做法,将加速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进程。有分析师预测,到2026年,25万以上新车激光雷达搭载率将从现在的32%跃升至65%,这种技术 democratization(民主化)趋势将彻底改写市场竞争规则。
图片
对理想汽车而言,i6承载的使命远超单一产品本身。它既是检验纯电技术储备的试金石,也是重构品牌价格体系的杠杆支点。在特斯拉持续降价、华为系强势崛起的市场环境下,这种主动打破价格天花板的勇气值得肯定。但汽车产业终究是长周期竞争,当短期营销热度褪去后,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持续提供超越预期的用户体验——这既包括不断进化的软件服务,更涵盖补能网络、售后服务等硬件体系建设。i6能否成为理想在纯电领域的"定海神针",答案或许要等到2026年产品周期中期改款时才能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