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上午,我揣着早就买好的保养券去了家附近的汽修店。其实本来不想周末去的,可工作日下班晚,人家早就关门了,只能赶这个热闹。到的时候店里已经停了三辆待修的车,油腻腻的地面上还留着几摊没擦干净的油污,踩上去得小心翼翼的,生怕鞋底沾上黑乎乎的东西带回家。
接待我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穿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胸口的口袋上还别着个写着 “小李” 的工牌。他绕着我的车转了一圈,问我平时开得勤不勤,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毛病。我跟他说就上下班开,偶尔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没感觉有啥不对劲,就是到保养周期了,过来常规检查下。
小李点点头,拿着个平板在上面戳了戳,然后叫了个师傅过来。那师傅看着四十多岁,头发有点谢顶,手上戴着双黑色的手套,一弯腰就钻进了车底。没一会儿,他从车底钻出来,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灰,跟我说:“你这刹车盘有点薄了,建议换了,不然影响刹车效果,安全第一。”
我一听就愣了,这车我才开了三年,平时开得也不算猛,怎么刹车盘就不行了?我皱着眉问师傅:“不能吧,我感觉刹车挺灵的啊,没觉得有啥问题。” 师傅指了指车轮,说:“你看,边缘都有磨损痕迹了,再开下去风险大。”
我也没急着下决定,蹲下来凑到车轮边仔细瞅。地上有点凉,牛仔裤膝盖处蹭到了地上的灰尘,我也没在意。眯着眼睛看了半天,觉得刹车盘看着还挺厚的,也没看出师傅说的那种严重磨损的样子。我心里犯起了嘀咕,之前就听朋友说过,有些汽修店为了多赚钱,会夸大车辆的问题,本来不用换的零件也让换。
我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跟师傅说:“我看这刹车盘还行啊,要不先不换了,再开段时间看看?” 师傅脸色有点不太好看,语气也加重了些:“你这是不相信我的专业判断?刹车可是大事,真出了问题怎么办?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旁边的小李也过来劝我:“哥,师傅经验可丰富了,他说有问题肯定就是有问题。换套刹车盘也花不了多少钱,图个安心多好。” 我笑了笑,说:“不是不相信你们,主要是我确实没感觉到刹车有问题,而且这刹车盘看着也不像得换的样子。要不这次先做常规保养,等下次保养的时候再检查下,如果真不行了,到时候再换也不迟。”
师傅见我态度坚决,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转身去准备常规保养的工具了。小李在旁边小声跟我说:“哥,到时候要是真出了啥问题,可别怪我们没提醒你。” 我点点头,说:“放心,真有问题我也知道是我自己的选择,不会怪你们的。”
接下来就是常规保养,换机油、换滤芯,师傅干活倒是挺麻利,没一会儿就弄完了。我付了钱,开车准备走的时候,师傅还在门口看着我,那眼神里好像还带着点不放心。我冲他挥了挥手,发动车子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其实也有点打鼓。毕竟师傅是专业的,他说有问题,会不会真的是我看走眼了?我特意在空旷的路段试了试刹车,感觉跟平时没什么区别,刹车很灵敏,也没有异响。我心想,可能真的是师傅想多了,或者是想让我多花点钱吧。
这事过去大概半个月,有天我下班回家,路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前面突然有个行人闯红灯冲了出来。我吓了一跳,赶紧猛踩刹车,车子稳稳地停在了行人面前,离行人也就不到一米的距离。当时我心跳得特别快,缓过神来的时候,心里还挺庆幸的 —— 幸好刹车没问题,不然真就出大事了。
又过了一个月,我去另一家汽修店给车做检查,想看看之前那家店说的刹车盘到底有没有问题。这家店的师傅看了看我的刹车盘,说:“你这刹车盘还挺好的,至少还能开个一两万公里,现在完全不用换。之前是不是有人让你换了?”
我点点头,把上次保养的事跟他说了一遍。他笑了笑,说:“很正常,有些店就是这样,总想着让顾客多换点零件,他们好多赚点钱。你还算明智,没听他们的,不然不就白花钱了嘛。”
我听了心里总算踏实了,看来我当时的判断是对的。不过后来我又想了想,也不能全怪之前那家店的师傅。可能他确实觉得刹车盘有磨损,只是在我看来,那种磨损还没到必须换的程度。毕竟每个人对零件磨损程度的判断标准可能不一样,而且他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只是方式可能有点不太合适。
从那以后,我每次去给车做保养,都会多留个心眼。要是技师说某个零件得换,我都会让他指给我看具体的问题在哪里,然后自己再仔细检查一下,有时候还会多问几家店,对比一下他们的说法。不是不信任技师,主要是不想花冤枉钱,而且也想对自己的车有更清楚的了解。
有次跟朋友聊起这事,朋友说他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去保养车的时候,技师说他的变速箱有问题,得大修,要花好几千块钱。他当时没敢轻易答应,回家后找了个懂车的朋友帮忙看了看,结果人家说根本没那么严重,就是有点小毛病,花几百块钱修修就行了。
所以说,咱们普通人去给车做保养,还真得自己多了解点汽车知识,不然很容易被忽悠。当然,也不是说所有汽修店都这样,还是有很多靠谱的店和技师的。关键是咱们得学会辨别,不能人家说啥就是啥,也不能一味地怀疑,毕竟安全还是最重要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就是去保养车的时候,技师说某个零件得换,结果自己检查后发现根本不用换的情况。你们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是听了技师的话换了,还是像我一样坚持自己的判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