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帮表弟挑二手车,差点栽在合同上。那商家嘴甜得很,说 “都是熟客,合同随便签签就行”,要不是我多留个心眼翻了范本,指不定现在正跟他扯皮呢。真不是夸张,二手车交易里,合同就是护身符,尤其这 3 点必须写明白,不然碰到事故车、泡水车都没处说理,更别提退一赔三了。
首先得把车况写得跟 “说明书” 似的,不能含糊。商家最爱说 “车况精品”“原版原漆”,这些空话千万别信。上次我见个合同,只写了 “无重大事故”,这根本没用!得让他把车架号、发动机号标清楚,再补充一句 “无泡水、无火烧、非营运车辆,里程表真实未篡改”。对了,那个二手车技术状况表可得当附件粘上,就是有鉴定师签字的那个,不然商家回头不认账,你拿啥证明?我表弟那车当时查维修记录,发现换过变速箱,商家一开始还狡辩,幸亏我让他把 “无重大维修” 写进合同了,当场就蔫了。
然后必须明确 “欺诈就赔” 的条款,这是退一赔三的关键。别以为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行,没写进合同里,维权能磨死你。我记得有个案例,买家买到事故车,合同里只写了 “车况不符可退款”,最后只能拿回本金,多一分都没要到。所以得直接写:“甲方(卖家)若隐瞒车辆事故、泡水、里程造假等信息,视为欺诈,乙方(买家)有权解除合同,甲方需返还购车款并按价款三倍赔偿。” 还有违约金也得写,逾期交车、办不了过户都得赔,不然商家拖起来没完没了。
最后附件千万别漏,缺一样都可能掉坑里。上次帮朋友看合同,就少了交强险保单附件,后来发现保险早过期了,补险要花好几千。按照那个示范文本,机动车登记证、行驶证、购置税证明这些都得列清楚,还有维修记录、三包凭证也得附上。最好让商家把承诺的质保期写明白,比如 “发动机、变速箱质保 6 个月”,别光口头说。说实话,这些附件看着麻烦,真出问题了,每一样都是证据,比你吵架管用一百倍。
我以前也觉得签合同走个过场就行,直到邻居大哥花八万买了辆泡水车,合同里啥关键信息都没有,最后闹到法院也只拿回一半钱。现在想想,当时要是多花半小时抠合同细节,也不至于吃这大亏。商家越催你 “快点签”,你越得慢下来,那些说 “不用写这么细” 的,十有八九藏着猫腻。
总之,二手车合同不是废纸,是保命符。车况写死、欺诈条款明确、附件齐全,这三点少一个都不行。别嫌麻烦,现在多费点心,真碰到问题车,才能理直气壮要回钱,说不定还能拿三倍赔偿。那些想着蒙混过关的商家,最怕的就是你拿着写得明明白白的合同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