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同框,爆款登场。2025年10月10日的发布会现场,张柏芝和任贤齐的“世纪同框”引发了全场欢呼。这对26年前的银幕CP,如今站在2026款吉利星愿的车前,仿佛时光倒流,却又充满未来感。
(任贤齐【左】,张柏芝【右】)
这一幕不仅是情怀杀,更是吉利星愿对用户心理的精准拿捏。他们知道,年轻人要的不仅是代步工具,还有情感共鸣和社交谈资。而这款车,恰恰从颜色到配置,从价格到服务,全维度踩中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吉利星愿的销量神话早已不是秘密。今年1-9月,它成为中国市场唯一交付超35万辆的车型,9月单月销量突破5万辆。这样的成绩背后,绝非偶然。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它的成功,那就是:用户需要什么,吉利星愿就给什么,甚至给得更多。
解决痛点,而不是堆砌配置
很多车企喜欢用“高配低价”吸引用户,但吉利星愿的逻辑更聪明——它先找到用户真正的痛点,再用技术解决。比如化妆镜的细节:女性用户抱怨车内化妆镜太小、光线太暗,星愿直接加大镜面,增加环形补光,甚至调出柔光模式。
家庭用户吐槽储物空间太深,拿取不便,工程师就把前备箱外移3公分,看似微小,却让日常使用体验提升50%。
这些改动成本不高,但效果立竿见影。吉利星愿的研发团队曾深入17场用户访谈,记录下诸如“白色车漆能不能加点粉调”的具体需求。工厂调色部门甚至在24小时内打出三个粉色调样板,最终由用户投票决定。这种“用户场景驱动”的方法论,让产品每一处设计都直击痛点。
续航和智能,一个都不能少
A0级电动车的用户最焦虑什么?答案是续航和智能化。吉利星愿的应对策略很干脆。
新车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芯,新推410km续航版本,彻底打消短途焦虑。
同时还有银河Flyme Auto座舱系统,支持语音连续指令、540°全景影像,甚至能一边导航一边帮用户调低空调温度。
更关键的是,它没有为了低价而阉割核心功能。后置后驱、多连杆悬架这些通常出现在高端车的配置,在星愿上是全系标配。用户或许不懂技术参数,但他们能立刻感受到“这车开起来更稳更安静”。
情感价值,才是终极竞争力
如果说前两层需求是“实用主义”,那么第三层就是“情感绑定”。
吉利星愿做了三件事。一方面是颜色营销,新增的香颂紫和可可米,名字浪漫,色调独特,让车主觉得“我的车与众不同”。
其次是明星代言,张柏芝和任贤齐的同框,不仅唤醒80、90后的回忆,还赋予品牌“经典与潮流并存”的调性。
最后则是社群运营,通过用户反馈快速迭代配置,让车主感到“我的意见被重视”。
这种情感连接,使得吉利星愿的复购率远超同级竞品。一位车主在论坛留言:“它不像一台车,更像一个懂我的朋友。”
总结
可以说,吉利星愿的成功,给行业上了一课。传统车企还在纠结“配置表战争”,而吉利星愿已经转向“场景战争”。
新势力品牌热衷讲技术故事,但用户更关心“这配置能不能让我少掏一次手机”。
在竞争惨烈的A0级市场,吉利星愿证明了一点:谁离用户更近,谁就能赢。它的每一处升级——从加大化妆镜到新增车色,从续航提升到智能优化,都不是工程师的闭门造车,而是用户需求的直接翻译。
“我们,共赴美好。”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是吉利星愿所有策略的浓缩。用户要的美好,无非是一台省心、聪明、懂自己的车。而吉利星愿,恰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