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比亚迪集团李云飞在微博上一句“规划中,迟早会上市”的轻量回复,看似不经意,却在国内皮卡市场激起千层浪。这不仅宣告了基于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打造的新能源皮卡SHARK正式进入上市筹备期,更意味着长城汽车凭借“山海炮 Hi4-T”好不容易占据的插混皮卡蓝海市场,将迎来最强劲的竞争者。
此前,长城借“先发优势”在新能源皮卡领域近乎无对手,但随着比亚迪这头“新能源猛兽”的入场,国内皮卡市场的竞争逻辑,正从“单一领跑”转向“技术重构”,而SHARK的到来,恰是这场变革的关键变量。
皮卡“电动化+乘用化”双潮叠加,SHARK精准踩中变革节点
纵观当下皮卡市场转型早已不是“潜在趋势”,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两大核心转变共同催生了新的市场机遇,也为SHARK的入局铺垫了土壤。
一方面,政策松绑绝非简单“放开进城限制”,而是推动皮卡从“生产工具”向“生活载体”跃迁。当用户需求从“拉货载重”延伸到“家庭露营”“长途越野”,本质是消费升级下“汽车多功能化”的体现。过去皮卡是个体商户的“谋生工具”,如今正在成为普通家庭的“第二辆车”,这种定位转变,倒逼产品必须在舒适性、智能性上向乘用车看齐。
另一方面,新能源渗透率的“反差”更显皮卡电动化的紧迫性。当前国内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超55%,但皮卡领域仅8%,核心瓶颈并非用户不接受电动化,而是传统方案无法平衡“硬派性能”与“使用成本”。
而SHARK的插混方案,恰好击中了这一“行业痛点”,其出现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产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技术护城河:三大维度突破,重构新能源皮卡体验标准
比亚迪SHARK并非简单的“电动化改造款皮卡”,在我看来是从设计、性能、实用性三个核心维度,对传统皮卡的认知进行颠覆,每一项配置都直指行业痛点,每一处升级都贴合用户需求。
先从外观来看,传统皮卡的“工具属性” 烙印太深。粗犷的外观、简陋的内饰,让其与“家庭用车”绝缘。而SHARK直接嫁接比亚迪乘用车的顶级设计资源,艾格主导的外观打破“厚重笨重”刻板印象,发光LOGO与贯穿式日行灯更显精致。帕加内蒂操刀的内饰,以“三屏联动”+座椅加热/通风等配置,将座舱体验拉到中高端SUV级别。
在我看来,这种设计升级的核心,是“用户群体的扩容”。当皮卡能满足日常通勤的精致感、家庭出行的舒适性,其受众就从“越野爱好者”“个体商户”扩展到“普通家庭”。这正是皮卡从“小众品类”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一步,毕竟,没有哪个品类能靠“小众圈层”实现真正的规模突破。
说完外观我们来聊聊性能,传统燃油皮卡始终面临“性能与油耗”的两难。想追求硬派越野,就得接受高油耗;想降低使用成本,就得牺牲动力。而SHARK用插混技术给出了“两全解”。
从硬派能力看,非承载式车身+前后双叉臂悬架、虚拟差速锁+三种越野模式,保证了越野通过性;5.7秒破百的加速性能,不仅碾压福特Ranger等燃油皮卡,更超越长城山海炮Hi4-T,重新定义了皮卡的“动力上限”。
从经济性看,满电1.536L/100km 的油耗仅为传统燃油皮卡的1/5,100km纯电续航满足日常通勤“零油耗”,840km综合续航+ 40kW快充则解决了长途越野的“续航焦虑”。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表现,本质是新能源技术对燃油车的“降维打击”,而SHARK则成为了这一变革的 “标杆产品”。
最后在实用性上,SHARK早已跳出“载重拉货”的传统框架,而是围绕用户的“多元生活场景”做加法。3260mm轴距+ 1450L货箱,兼顾空间与装载;2500kg牵引能力可拖挂房车、游艇,835kg载重保留工具属性,V2L外放电则适配露营用电需求。这些配置不是“堆砌”,而是将皮卡从“运输工具”变成“户外生活中心”。
更关键的是安全与智能配置:6安全气囊+ L2级辅助驾驶+ 540度全景影像,在“安全配置普遍偏低”的皮卡领域形成明显优势。要知道,家庭用户对安全的关注度远高于专业玩家,这些配置恰恰是吸引普通家庭的 “关键筹码”。
比亚迪SHARK到来,对国内皮卡市场有何意义
对于SHARK的到来,相信所有人都会想到长城汽车。其实在我看来,其不止于“挑战长城”,更在于以中国技术冲击全球皮卡的 “燃油霸权”,而这种博弈背后,藏着不同维度的产业逻辑。
不可否认,长城凭借先发优势完成了“插混皮卡的市场教育”,让用户意识到“皮卡也能电动化”,而SHARK的优势在于“技术精进”,更强的动力、更低的油耗、更丰富的配置,以及比亚迪400万新能源用户积累的“DM 混动口碑”。
在我看来,这种竞争绝非“你输我赢”,长城打开了“品类认知”,比亚迪用技术扩大“用户群体”,两者共同推动新能源皮卡渗透率从8%向更高水平迈进。对行业而言,这种“先拓荒再精耕”的协作,比单一品牌垄断更能加速品类成熟;对用户而言,更激烈的竞争意味着更优质的产品选择,最终是“双赢”局面。
总的来说,比亚迪SHARK的意义,远不止“填补比亚迪的皮卡品类空白”,它用插混技术打破了传统皮卡“性能-油耗”的困局,用乘用化设计重构了皮卡的“体验标准”,用全球化布局挑战了燃油皮卡的“市场霸权”。
对用户而言,SHARK提供了“既要又要还要”的选择,既能享受硬派越野的激情,又能兼顾日常通勤的经济性,还能满足家庭户外出行的舒适性。对行业而言,SHARK将加速皮卡从“燃油时代”向“新能源时代”转型,推动皮卡从“小众工具”向“大众乘用车型”跨越。
也就是说,当SHARK正式登陆市场时,新能源皮卡的“竞争门槛”将被大幅拉高,而这场由比亚迪发起的皮卡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