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重庆企业100强分析报告及名单。会上同时发布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分析报告及名单。
“这是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第22次向社会公布重庆企业100强研究成果及各项榜单。2025重庆企业100强以中国企业联合会制定的中国企业500强的标准,经企业自愿申报,按照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产生。” 重庆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5重庆企业100强总体情况
长安汽车、赛力斯、龙湖荣膺三甲。2025重庆企业100强排名前三位的是长安汽车、赛力斯、龙湖集团。长安汽车以2024年营业收入2544亿元稳居榜首,赛力斯以2024年营业收入1451亿元跃居第二,龙湖集团以2024年营收1274亿元位居第三。4至10名依次是达丰电脑、化医集团、国网市电力公司、重药控股、英业达、金龙铜管集团、博赛集团。
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排名第1的是长安汽车,连续22年重庆制造业企业“冠军”。2至10名依次是赛力斯、达丰电脑、化医集团、英业达、金龙铜管集团、博赛集团、机电集团、宗申集团、重庆长城汽车。
龙湖集团卫冕2025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第一名,2至10名依次是国网市电力公司、重药控股、新鸥鹏集团、重庆农商行、小传实业、华南物资、高速公路集团、砂之船集团、重庆物流集团。
长安汽车稳居百强“双冠王”。长安汽车一举夺得2025重庆企业100强、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两项“桂冠”,依旧保持“双冠王”的称号。长安汽车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9%,海外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76.14%,成为营收超两千亿元的领军企业。
赛力斯跻身“千亿级”企业俱乐部。2025重庆企业100强中,千亿级营收企业有4家,分别是长安汽车、赛力斯、龙湖集团、达丰电脑,相比去年增加了1户(赛力斯),赛力斯2024年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5.04%。
今年的重庆企业100强是一个提振信心、攻坚克难、催人奋进的群体。重庆企业100强是重庆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观察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窗口,企业100强在一定维度上体现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与实力,重庆企业100强在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重塑市场竞争新优势中作出的贡献功不可没。
2025重庆企业100强的显著特点
企业100强门槛创造历史新纪录。今年重庆企业100强入围门槛升高到47.22亿元,较上年提升0.2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反映出重庆经济呈现持续回升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重庆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企业100强榜单中有10张“新面孔”。与2024年相比,今年重庆企业100强榜单中有10张“新面孔”。它们是:赛力斯、重庆百货、远达环保、民生能源集团、重庆京东方、盛泰光电、哈弗物流、平伟集团、重庆长城汽车、渝欧公司。
90家“老面孔”中,48家企业位次前移。其中,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上升25位,润通控股、惠科金渝上升17位,渝江压铸上升15位,华峰铝业上升11位,涪陵能源、华能珞璜发电上升10位,宗申集团、旗能电铝上升9位,庆铃汽车、砂之船集团上升8位,西南铝业、美的制冷设备上升7位,国际复合材料、隆鑫通用、中交二航局二公司、爱思开海力士半导体上升6位,长安民生物流、小传实业、万友汽车、国电投重庆电力上升5位。本年度百强企业替换率为10%。
制造业规模效益持续增加。2025重庆企业100强榜单中制造业企业表现尤为突出。56家制造业企业2024年实现营收1.45万亿,较上年增长9.64%。制造业企业纳税较多,纳税总额为539.21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比55.71%,净增税收107.34亿元,纳税增幅达24.86%,制造业是唯一实现纳税净增长的行业。榜单中有10家企业营收增幅超30%,其中制造业企业占8家;4家千亿级营收企业中,制造业占据3席。
民营企业活力迸发、效益回升。2025重庆企业100强榜单中,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达到50家,国企、民企入围企业数量保持均衡。民营企业在运营效率和税收贡献方面优势突出,民企资产利润率(4.51%)和销售利润率(3.56%)均好于国企。民营企业净资产利润率3.56%,较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以较少的资产规模,创造了更高的盈利水平。民营企业2024年员工人数较上年增加1.94万人,是稳就业的“主力军”。
汽车制造业支柱作用显著、贡献突出。2025重庆企业100强榜单中,7家汽车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达4972.33亿元,占比21.25%;纳税总额257.88亿元,占比26.64%,净增73.75亿元,是支撑制造业纳税总额上升的主要原因。汽车制造业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
研发投入总额和强度平稳提升。2025重庆企业100强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达419.07亿元,同比增长16.06%,该数据自2014年以来保持稳健增长势头。研发强度较上年提升0.26个百分点,显示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重庆企业100强区域分布情况
从区县行政区域分布上看,今年重庆企业100强主要分布在18个区县,其中,渝北区入围企业25户,位列全市第一,其余区县入围企业数量分别是:江北区13户、渝中区10户、涪陵区9户、沙坪坝区6户、南岸区6户、九龙坡区5户、大渡口区3户、永川区3户、万州区4户、巴南区3户、璧山区3户、江津区3户、北碚区3户。此外,两江新区入围企业17户,较上年增加3户,高新区入围企业有4户,较上年增加1户。
重庆市制造业企业100强质效持续跃升
2024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要求,因地制宜快速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在规模能级、创新赋能、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空间布局、企业主体升级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
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有如下特点: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营业收入达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76%,连续5年保持增长态势。
入围门槛持续提升。入围门槛达到18.73亿元,较上年提高0.75亿元,创造历史新纪录;入围门槛自2018年以来呈快速上涨趋势,较2018年的门槛提高14.8亿元。
民企入围数量较多。入围企业中,国有企业有38家,民营企业有62家。作为制造业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千亿级企业数量增加1家。3家千亿级企业的营收占比达32.46%;榜单前5的企业总计贡献42.56%的营收,前55家企业贡献91.51%的营业收入。
资产规模持续提升,资产负债率下降。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资产总额14807亿元,达到历史新高,资产规模持续15年增长。资产负债率61.94%,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自2016年以来呈稳步缩减趋势。
企业盈利稳中有增。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643.5亿元,较上年提升71.7亿元,同比增长12.55%。58家企业利润总额提升,23家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超过100%。销售利润率达到4.06%,较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
民企政策实惠较多。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纳税总额共计585.4亿元,再创新高。营收纳税比较上年提高0.42个百分点。国企的营收纳税比例为4.06%,高于民营企业0.63个百分点。
研发强度持续加大。2025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研发投入达到379.3亿元,同比增长18.44%,研发费用增速翻番。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40%,连续10年呈稳步增长趋势。
国有企业专利领先,汽车及装备产业表现出色。今年制造业企业100强中,截至2024年底,国有企业有效专利数量为25834个,其中发明专利8664个,占比33.54%;民营企业有效专利数量为20337个,其中发明专利5416个,占比26.63%。在各细分行业中,汽车行业的专利数量最多,有效专利总数达18490项,其中发明专利5015项。装备行业位居第二,拥有12299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631项。汽车与装备行业在专利数量上远超其他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从总体来看,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整,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了集群优势。“十四五”期间,重庆市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强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作用,科学合理制定并扎实推进“33618”现代化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其中,“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入选门槛从“十三五”末的5.61亿元,提高至目前的18.73亿元,提高了13.12亿元,增幅233.69%;入选企业的营收总额从9568亿元增长至1.58万亿元,增长了6268亿元;资产总额从1.12万亿元增长至1.48万亿元,增长了3564亿元。
重庆市服务业企业100强整体崛起向好
2025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3.17亿元。国企、民企入围数量各占50家,旗鼓相当 。
近六成服务业企业效益回升。2025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中,有57家企业利润总额正增长,其中6家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超过100%。利润总额增速前十的企业中,民企、国企各有5家。
资产规模呈现扩张态势。服务业企业100强资产总额达到5.31万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国企、民企资产总额分别是4.21万亿元、1.09万亿元。
头部企业纳税贡献达七成。服务业企业100强纳税超过十亿元的重庆农商行、龙湖等10家企业,共计纳税327.39亿元,占总税收的71.76%。金融行业和房地产的人均纳税额最多,分别为36.25万元和38.55万元。
现代服务业企业强劲崛起。2025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中,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上榜58家,占58%。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金融业均有13家企业入选,并列第一。 金融、现代公共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类企业的营收排名前三位,其营收占比分别是14.41%、11.06%、5.68%,共占31.15%。
服务业稳就业支柱作用突出。2025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从业人员总数为53.23万人,较上年增加1万人,同比增长1.92%。在结构性就业压力尚存的背景下,新增从业人员最多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国有、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分别30.4万人、22.8万人,服务业企业在稳定就业、支撑产业链方面作用凸显、韧性增强。
主城都市区服务业集中度最高。中心城区90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占服务业百强企业营收总额的94.07%,非中心城区10家企业营收仅占5.93%。排名前10的企业分属5个细分行业,其中房地产2家、金融5家、融合发展服务1家、商贸流通1家、现代公共服务1家。
重庆市大企业海外市场开拓步伐加快,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出口方面,以企业1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以创新突破应对多重挑战,以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重庆造”产业链完整,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海外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重庆市服务业和建筑业也加快了出海步伐,取得了良好成效。百强企业中,拥有海外收入的前50名企业2024年海外营收达1367亿元,同比增长了28.69%,较上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前20名企业海外总收入占比92.46%。海外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3家:长安汽车、翊宝、仁宝,分列前三名,海外收入排名第4至20名的企业分别是:金龙铜管集团、博赛集团、物流集团、机电集团、赛力斯、兴渝投资、渝欧公司、宗申集团、中建桥梁、华峰化工、神驰机电、重庆长城汽车、大江动力、西南铝业、盛泰光电、润通集团、重庆京东方。“重庆造”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电子、材料、装备、摩托车及通用机械,其中摩托车和汽车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占全国出口重要份额。
自2004年以来,重庆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连续22年向社会发布了重庆企业100强及其分析报告,连续15年发布了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及其分析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向中国企业联合会申报了中国企业500强、制造业企业500强、服务业企业500强。10户渝企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9户渝企上榜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6户渝企上榜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附件:
(企业家日报 樊瑛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