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图源:招股书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奇瑞积极把握机遇,新能源领域的表现正从单点突破向规模化推进。
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奇瑞集团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突破58.8万辆,同比增长77.1%,集团整体销量则以历史最快速度突破年内200万辆大关。由此可见,新能源已成为驱动奇瑞汽车发展的关键引擎。
强势增长的背后,是奇瑞“四纵三横”研发布局与鲲鹏动力等核心技术的坚实支撑;叠加2025年港股上市后六成募资投向研发,“技术奇瑞”正以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在新能源赛道上稳步夯实竞争力。
新能源放量增长,爆款车型快速破圈
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新能源已成为推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由2024年23.0%提升至2030年47.0%。在此趋势下,奇瑞汽车积极拥抱全球汽车业向新能源转型带来的行业机遇。
根据奇瑞官微10月2日公布的销量数据,奇瑞集团9月销售汽车280,469辆,同比增长14.7%;前三季度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007,768辆,同比增长14.5%,以历史最快速度突破年内200万辆大关,创历史新高。
此外,集团9月销售新能源汽车91,590辆,同比增长55.4%;前三季度,集团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587,545辆,同比增长77.1%,增速位居行业前列,规模稳居“行业前五”。
来源:奇瑞集团官微
另据上市公司公告,奇瑞纯电品牌iCAR当月销量10,734辆,同比增长107%;2025年累计销量66,630辆,同比增长56%。高端品牌智界当月销量7,882辆,同比增长213%;2025年累计销量57,777辆,同比增长170%。
新能源俨然成为拉动奇瑞汽车销量的关键力量。而这一关键力量的形成,源于公司的前瞻性布局。
2023年,奇瑞全新新能源战略正式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团推出的全新产品中,新能源全新车型占比超过75%,以风云A9L、风云T8、捷途山海L7 PLUS、揽月C-DM、全新超级V23、新款智界R7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型接连上市。上述品牌和序列涵盖了从A级至C级车型,以及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内的多种动力类型,完成新能源品牌矩阵向高端产品的拓展。
例如,全球真C级旗舰风云A9L自7月上市以来,迅速赢得消费者青睐,上市即热销,连续两个月交付突破1万辆,不仅拿下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细分市场月度销冠,还在包括传统燃油车在内的中大型轿车整体市场中跻身前三。
8月26日上市的捷途山海L7 PLUS,精准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开发出“旅行小房车”的全新品类,上市首月热销9,512辆,成为细分市场的爆款车型。“全领域豪华电混越野”纵横G700开启全球预售,100小时内订单即突破10,000台,开启中国豪华越野新时代。
而与华为合作推出的智界品牌,则面向追求智能化、高性能与创新性的用户群体,为用户带来创新引领和科技出行的驾驶体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5年1月智界R7在中国市场纯电中大型SUV销量中排名第一。近期,智界新款上市44天,大定突破38,000辆。
凭借高端新能源车型的推出,奇瑞快速抢占市场心智。招股书显示,2024年,奇瑞在中国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277.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奇瑞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于中国销量的同比增速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来源:招股书
反映到财务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放量,正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动能。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营收79.12亿元、589.31亿元、186.65亿元,占总体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9%、21.9%、27.3%。
根据招股书,奇瑞汽车计划年内推出60多款新车型及版本,持续完善新能源产品矩阵,直观展现了奇瑞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与执行力度。
坚持技术立企,夯实品牌护城河
技术创新是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奇瑞汽车快速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及车型、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能力。
经过28年的不懈努力,奇瑞乘用车业务已形成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与电池、电机、电控形成“四纵三横”的研发核心布局。奇瑞汽车还推出了全球首创轻量化纯电动技术平台,新能源“短流程铝框架技术”荣获了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前,公司提供包括动力总成系统-鲲鹏动力、汽车开发平台-火星架构、智能座舱系统-灵犀智舱、猎鹰辅助驾驶系统以及银河生态在内的技术堆栈,赋能公司在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领域的双轮驱动。
早在2021年,奇瑞正式发布燃油和混合动力总成解决方案鲲鹏动力,涵盖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及电池安全系统四大核心技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奇瑞高性能混合动力发动机拥有领先业界的热效率,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动机油电转换效率达到3.7度/升,名列行业前茅。此外,公司电混DHT在纯电模式下的最高机械效率亦可位列全球前列。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奇瑞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成功点火,完成从实验室迈向量产的关键一步,将重新定义混动技术的“强心脏”。根据规划,鲲鹏天擎混动发动机将主要用于奇瑞汽车H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REEV(增程式电动车)平台产品序列。可以肯定,这势必将进一步打开奇瑞在混动市场的增长空间,为混动汽车整体技术升级树立全新标杆。
公司供图
奇瑞把质量视为企业良心和长期追求,其自研辅助驾驶系统符合中国及欧盟主动安全法规,多次在权威评测中斩获五星或卓越评级。9月8日,星纪元ES获得欧洲ENCAP五星安全认证,至此集团累计51款车型获全球各类五星安全认证,是获得全球五星安全最多的中国品牌。凭借独创的“两心三全四驱”质量管理模式,奇瑞汽车还在9月份获得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认可——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坚持创新驱动的奇瑞,一直不断擦亮“技术奇瑞”的金字招牌,构筑品牌“护城河”。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取得超过13,900项专利,其中包括4,400多项发明专利;此外,公司拥有超过14,400名专业研发人员,占非生产员工数量逾50%。
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为创新突破提供了保障。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奇瑞汽车研发开支分别为36.46亿元、66.64亿元、92.43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达52亿元,研发力度进一步加码,彰显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长期重视。
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与长期战略,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全球发售募资规模达91.45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公司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募集资金中60%明确用于研发——35%用于扩充产品组合研发,25%投入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为未来技术迭代和车型扩展储备动能。
从技术积累到产品爆发,从销量增长到结构优化,奇瑞新能源业务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坚定步伐与硬核实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奇瑞正以技术为锚、产品为帆,在转型快车道上全速前行,书写中国汽车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