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出海新加坡,比亚迪供车,蘑菇车联扛技术方案
创始人
2025-10-13 16:03:14
0

近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一则项目中标公告,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掀起不小波澜 —— 由 MKX Technologies、蘑菇车联(MOGOX)与比亚迪组成的中资联合体,成功拿下新加坡首个 L4 级自动驾驶巴士官方试点项目。这一突破并非某家企业的 “独角戏”,而是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链协同出海的 “集体答卷”:比亚迪聚焦硬件制造提供车辆底盘,蘑菇车联则凭借核心技术与运营能力成为项目 “主心骨”,其自研的 MogoMind 物理世界 AI 大模型,更成为此次技术出海的 “硬核底气”,而项目背后折射的 Robobus 赛道崛起趋势,正改写全球自动驾驶投资格局。

比亚迪 “供车”,蘑菇车联 “加码技术”

在此次新加坡项目中,三方联合体形成了 “各司其职、优势互补” 的闭环协作模式,清晰的分工让 “中国方案” 具备了落地海外的竞争力。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龙头,比亚迪此次扮演的是 “硬件供应商” 角色,负责为项目定制新能源巴士底盘。这一分工既契合比亚迪在整车制造领域的优势,也为自动驾驶系统的适配打下基础 —— 其提供的底盘需预留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安装接口,同时保障车辆动力系统与蘑菇车联自动驾驶软件的无缝协同,确保硬件层面满足 L4 级自动驾驶的运行要求。但从项目核心价值来看,比亚迪的贡献集中在 “基础硬件支撑”,并未涉及技术难度更高的自动驾驶算法、 fleet management (车队管理)与远程运营系统。

真正扛起项目 “技术大旗” 的,是专注于 L4 级自动驾驶的蘑菇车联。根据 LTA 公告,蘑菇车联需提供全套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硬件端,为巴士搭载激光雷达(LiDAR)、毫米波雷达(RADAR)、高清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设备,构建 360 度无死角的环境感知网络;软件端,输出 L4 级自动驾驶算法,涵盖实时路径规划、障碍物识别、突发状况应对等核心功能;运营端,搭建车队管理系统与远程控制中心,实现对自动驾驶巴士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与远程干预。此外,蘑菇车联还需负责后续的运维服务,确保试点期间巴士的安全稳定运行 —— 这些环节恰恰是自动驾驶项目的 “技术核心”,也是 LTA 在评标时重点考察的指标。

本地企业 MKX Technologies 则承担 “桥梁纽带” 角色,负责对接 LTA 的政策要求与本地化需求。例如,需根据新加坡的交通法规调整自动驾驶系统的通行逻辑(如右转让行规则、公交专用道优先级),同时协调本地团队完成道路测试申请、公众沟通等工作,帮助中资企业规避 “水土不服” 风险。这种 “技术 + 制造 + 本地化” 的三方协作模式,既避免了单一企业出海时的资源短板,也让 “中国方案” 在技术成熟度、落地可行性上超越其他竞标者,最终从 4 份提案中脱颖而出。

MogoMind 大模型的 “六大能力”,破解开放道路难题

蘑菇车联之所以能在项目中占据核心地位,关键在于其自研的 MogoMind 物理世界 AI 大模型 —— 这套系统并非简单的算法集合,而是能让自动驾驶巴士 “看懂路况、自主决策” 的 “智慧大脑”,其六大核心能力完美适配新加坡开放道路的复杂场景,也是项目能通过 LTA 严苛技术评估的关键。

第一,交通数据流实时全局感知能力。依托 “通感算一体化” 技术,MogoMind 能实时接收来自多传感器的海量数据:激光雷达精准识别 500 米内的障碍物轮廓,毫米波雷达捕捉车辆、行人的运动轨迹,高清摄像头分辨交通信号灯、路牌标识,再通过 AI 算法将这些数据融合处理,形成全局路况 “动态地图”。即便是在滨海湾景区人流密集、车辆交汇频繁的路段,系统也能同步感知数十个目标的实时状态,为决策提供全面依据。

第二,物理信息实时认知理解能力。不同于传统自动驾驶系统只能识别 “标准目标”,MogoMind 能理解复杂的物理场景:例如,在新加坡常见的暴雨天气中,系统能通过摄像头捕捉的积水反光特征,判断路面湿滑程度并自动降低车速;遇到道路施工区域,能识别临时摆放的警示标识,结合施工范围划定绕行路线。这种 “理解式感知” 能力,让巴士能应对非标准化的突发状况,而非仅依赖预设程序。

第三,通行能力实时推理计算能力。针对新加坡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问题,MogoMind 能通过实时车流数据建模,预判路段通行效率。例如,当 191 号线路(纬壹科技城 - 地铁站)出现拥堵时,系统会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路况,计算出 “是否需要调整车速以避开拥堵点”“是否需提前与前方信号灯协同” 等决策,确保巴士能在固定线路中保持高效通行,避免因自动驾驶 “保守决策” 导致的延误。

第四,最优路径实时自主规划能力。虽然试点线路固定,但 MogoMind 仍需应对线路内的动态变化:例如,某站点临时停靠的社会车辆占用公交站台,系统会实时规划 “微调停靠位置”;前方路段发生交通事故,会立即与远程控制中心协同,申请临时绕行方案。这种 “动态路径优化” 能力,让固定线路的自动驾驶巴士具备了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第五,交通环境实时数字孪生能力。MogoMind 会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与真实道路 1:1 的数字孪生场景,将巴士的实时运行数据、传感器数据同步到虚拟环境中。这一功能不仅能用于提前模拟运营方案(如测试暴雨、拥堵等场景下的系统表现),还能在出现故障时快速回溯问题原因,为技术迭代提供数据支撑。

第六,道路风险实时预警提醒能力。系统会通过 AI 算法识别潜在风险:例如,当相邻车道的车辆出现 “蛇形行驶” 时,会预判其可能发生变道并提前减速;当巴士自身传感器出现异常时,会立即向远程控制中心发送故障预警,并自动切换到 “安全模式” 缓慢停靠。截至目前,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巴士已在中国 10 余个省份累计安全行驶超 200 万公里,服务乘客超 20 万人次,零事故的运营记录,正是 MogoMind 风险预警能力的最佳佐证。

不止于 “中标”,更是中国技术的 “国际背书”

对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而言,此次中标新加坡项目的意义,远不止 “拿下一个海外订单”—— 它标志着中国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解决方案,首次获得发达国家官方交通部门的认可,为后续出海奠定了 “标杆基础”。

从新加坡市场来看,这是 LTA 首次推进 L4 级自动驾驶巴士的官方试点,背后承载着其《2040 陆路交通总体规划》的战略需求 —— 通过自动驾驶技术缓解公交司机短缺(新加坡目前公交司机缺口超 2000 人)、提升公共交通效率。此次试点的两条线路(191 号、400 号)均为核心线路:191 号连接纬壹科技城与地铁站,服务通勤人群;400 号覆盖滨海湾邮轮中心、滨海湾花园等热门景点,面向游客与市民。一旦试点成功,LTA 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自动驾驶巴士扩展到更多线路,甚至逐步替代部分传统公交 —— 这意味着蘑菇车联有望凭借此次项目,锁定新加坡后续的增量市场,打开长期收益空间。

从国际市场拓展来看,新加坡项目为蘑菇车联提供了 “全球通行证”。自动驾驶技术的出海,最大难点在于 “信任壁垒”—— 各国交通部门对海外技术的安全性、适配性普遍持谨慎态度,而新加坡作为全球智慧城市标杆,其对自动驾驶项目的严苛要求(如需通过封闭场地测试、开放道路模拟测试、安全冗余评估等多轮审核),使其认可具备 “国际背书” 价值。未来蘑菇车联拓展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泰国)或欧美市场时,新加坡的成功案例将成为重要 “敲门砖”,减少模式验证的时间与成本。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项目是自动驾驶巴士首次被纳入海外公共交通系统,而非封闭的园区或景区。这意味着蘑菇车联已验证 “自动驾驶巴士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的可行性 —— 从线路规划、站点停靠,到 fare collection ( fare collection )、乘客服务,均形成了可复制的模板。这种 “可复制性” 恰恰是商业化的关键,未来无论是输出到其他国家,还是应用于国内更多城市,都能快速落地,加速自动驾驶巴士的规模化推广。

Robobus 崛起,或赶超 Robotaxi 成投资新焦点

此次新加坡项目的落地,也让此前被低估的 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赛道浮出水面 —— 相较于备受关注但商业化艰难的 Robotaxi,Robobus 凭借 “场景易落地、成本可控、政策支持强” 的优势,正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 “确定性机会”,有望赶超 Robotaxi 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

从技术实现难度来看,Robobus 具备天然优势。Robotaxi 需应对城市开放道路的全场景复杂路况(如无保护左转、行人横穿马路、突发交通事故),技术难度极高,且成本居高不下(单台车传感器成本超 10 万美元);而 Robobus 多运行于固定线路,路线可预测性强,只需针对特定路段优化算法,技术实现难度显著降低。以新加坡此次试点为例,191 号与 400 号线路的站点、车道、交通规则均固定,可提前采集线路数据进行算法训练,大幅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这种 “场景聚焦” 的特点,让 Robobus 能更快从技术演示走向规模化运营。

从商业化潜力来看,Robobus 的盈利路径已清晰可见。根据亿欧《2025 中国 L4 智能驾驶场景商业化发展洞察报告》测算:在预期满座率 60% 的情况下,49 座 Robobus 单车年均营业收入可达 70 万元,而单车年均成本(包括车辆折旧、运维、能耗)约 51.3 万元,单车年均毛利润可达 17 万元,毛利率 25% —— 这一盈利水平已接近传统公交的盈利区间,具备商业化复制的基础。反观 Robotaxi,目前仍处于 “烧钱” 阶段,单台车日均订单量有限,且需配备安全员,成本难以覆盖收入,短期内盈利前景不明。

从政策支持来看,全球各国对 Robobus 的推动力度远超 Robotaxi。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批准 L3 级自动驾驶法规框架,为 L4 级 Robobus 的商业化铺路;新加坡明确提出 “三年内实现自动驾驶巴士与普通巴士协同运营”;中国截至 2025 年已在 20 余个城市设立自动驾驶政策沙盒,Robobus 是重点试点场景之一;美国加州、法国巴黎也已启动 Robobus 公共交通试点。这种 “政策强驱动” 的环境,为 Robobus 的规模化扩张提供了保障。

从市场规模来看,Robobus 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觑。IHS Markit 预测,2030 年中国共享出行总市场规模将达 2.25 万亿元,其中自动驾驶巴士有望占据百亿甚至千亿市场份额;QYResearch 则指出,2023-2030 年全球电动自动驾驶小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两位数,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领先 —— 这些数据都表明,Robobus 赛道已进入 “商业化爆发前夜”,而蘑菇车联此次中标新加坡项目,正是抢占全球 Robobus 赛道龙头地位的关键布局。

中国自动驾驶 “出海”,从 “产品输出” 到 “技术输出”

此次中资联合体中标新加坡项目,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的成功,更是中国自动驾驶产业从 “产品输出” 向 “技术输出” 转型的标志。比亚迪的车辆底盘是 “中国制造” 的代表,蘑菇车联的 MogoMind 大模型与自动驾驶技术是 “中国创新” 的体现,二者与 MKX 的本地化能力结合,形成了 “硬实力 + 软实力 + 本地化” 的出海新模式 —— 这种模式既规避了单一企业出海的短板,也展现了中国自动驾驶产业链的协同优势。

随着 2026 年下半年新加坡试点的启动,Robobus 赛道的持续升温,也将为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提供更多出海机会。未来,以蘑菇车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有望带着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全球智能交通市场中占据更多话语权,让 “中国技术” 成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力量。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核查:伊朗正式废除女性强制佩戴... 明查员丨冯梦速览网传“伊朗正式废除女性强制佩戴头巾规定”的说法并不属实,相关说法是对该国确定国家利益...
“新科”诺奖作家拉斯洛曾“登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北京时间10月9日晚,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
南科大深大三位教授再度联手推出... ▲《量子幽灵》剧照。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202...
【成人高考】甘肃省2025年成... 我省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10月18日至19日举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应考,省教育考...
热血沸腾!2025宁波网球公开... 当你走进宁波(鄞州)网球中心时,是否能感受到那股热血沸腾的气息?没错!2025宁波网球公开赛单打资格...
青春华章|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 金秋的江苏,河清海晏、万物丰成。10月12日晚,南京迎来一场青春盛会——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水利部...
视点|一“拍”即合——墨西哥网... 冈萨雷斯夫妇“家门口”邂逅京山网球公开赛。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诗秋湖北腹地,京山这座60万人...
协创数据:公司AI短剧正有序推... 人民财讯10月13日电,协创数据10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直持续关注短剧业务的发展,公司AI...
“和长江‘楚’个朋友”2025...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毕军 通讯员 肖茗予)为积极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
丽江一景区“人体蜈蚣”等作品被... 针对云南丽江“荒野之国”景区部分设计被指观感不适一事,10月13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渠道获悉,该景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