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新车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要是验车环节没做好,后续可能会遇到各种麻烦。别担心,今天老师傅手把手教你验车,让你轻松避免踩坑。
一、核对车铭牌信息
当你看到新车时,先找到副驾位置的车名牌,用手机拍个照保存好。在后续办理手续时,要仔细核对发票、保单、合格证、临牌上这一串车辆识别号是否一致。正常情况下不会出错,但一旦出错,后续处理起来会非常麻烦,所以这一步千万不能马虎。
二、查看生产日期,警惕库存车
库存车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标准,不过目前普遍认为国产车生产日期不要超过三个月,进口车不要超过六个月。当然,生产日期长一点也不是绝对不能买,如果优惠力度足够大,库龄长点也可以考虑。但要是一年以上的车,那就得慎重了,毕竟长时间停放可能会对车辆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三、检查轮胎和玻璃日期
轮胎侧面有一个特别的标识,里面是数字,外面是椭圆。前面两位数字代表生产的周数,后面两位是生产的年份。比如标识显示是“25年第五周生产”,那就是今年二月份生产的。再看玻璃,每块玻璃下面都有信息,数字是年份,点代表月份。点在数字前面就用7减去点的数量,点在数字后边就用13减去点的数量。例如,通过计算得出玻璃是25年五月生产的。不管是轮胎还是玻璃,它们的生产日期都不应该晚于车名牌上的生产日期,否则这辆车肯定有问题,因为车都生产出来了,玻璃不可能还没造好。
四、留意车辆公里数
一般情况下,车辆公里数在100公里以内都是正常的。因为在运输过程中,车辆会来回移动,所以新车大部分里程都在50公里以内。如果公里数过高,那就得留意车辆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了。
五、仔细检查内饰
进入车内,要仔细查看内饰有没有划痕或者磨损。重点检查主驾座椅的边上以及钢琴烤漆材质的饰板上。特别是皮质座椅的边缘位置,如果有人坐过,这个地方一定会留下痕迹。通过这些细节,基本能判断出这辆车有没有被当作试驾车使用过。
六、查看车身外观
车身外观的检查主要看三个地方。首先是前杠下面,这个位置最容易出现划痕,可能是运输过程中不小心碰到的。其次是车门,很多新车库房的停车车间距比较小,开关车门时很容易形成磕碰掉漆的情况。最后是车的四周边角位置,这些地方很容易被忽略,但也容易出现磕碰。
七、功能性检查
除了上述外观和内饰的检查,车辆的功能性也不能忽视。像雨刷、大灯、电动座椅、音响等功能,4S店在交车的时候都会做一个全面的PDI检测。不过,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最好自己亲自试一试这些功能是否正常,确保万无一失。
八、重视车辆手续
最后就是车辆手续的问题了,由于内容较多,后续我会专门出一篇文章来详细讲解新车手续中哪些是一定要注意的。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提新车验车是个细致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按照这些方法去验车,就能大大降低踩坑的风险,让你开开心心地把新车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