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连绵 秋意渐浓
随之而来的便是绵绵不断的"秋乏"
各位驾驶人们注意了
一旦睡眠不足或长时间驾车
便极易出现打瞌睡的情况
这就是疲劳驾驶
这种状态下驾车十分危险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典型案例
这是2025年2月19日发生在河南内乡县的一起事故。
当日14:46分许,马某驾车行至夏馆镇某村路段时,因困意发作睡着,撞上沿道路右侧路边行走的一名行人以及路侧停放的小车,致行人死亡,两车受损。
马某的行车记录仪录画面显示,在即将撞上行人的瞬间,马某在同车人的惊叫下才清醒过来,但他已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避免悲剧发生……
最终,马某因疲劳驾驶导致事故负全部责任,并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立案。
疲劳驾驶的危险性
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
轻微疲劳
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等行为。
中度疲劳
会出现操作动作呆滞,甚至忘记操作等情况。
重度疲劳
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如何避免疲劳驾驶
● 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如遇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
●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驾驶姿势,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
●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避免夜间、凌晨开车,白天则要注意避开午后时段。
● 注意劳逸结合,连续驾驶时长不得超过4小时,之后要就近在安全停车点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建议连续驾驶时长不超过2小时。
● 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尽快到前方最近的服务区停车休息,或从最近的收费站下高速后找地方休息,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开车犯困别硬撑
休息充分再出发
济南交警提醒广大驾驶人
行车途中要劳逸结合
增强安全意识
谨防疲劳驾驶
来源:济南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