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系列问世十周年,“长尾”就是迈凯伦的绝对图腾
创始人
2025-10-22 01:47:52
0

你能相信吗?

迈凯伦现代“长尾”(Longtail-LT)系列超跑已诞生十周年。仿佛就在昨天,我们第一次见到675LT,这款基于650S打造的性能强化版车型,它曾在如今已停办的日内瓦车展上首次公开亮相。

从那时起,“LT”这一标识的发展已远超最初。

675LT推出三年后,600LT应运而生,它以本身已十分出色的570S为基础,进一步减重并强化空气动力学设计。随后在2020年,765LT登场,这款基于近乎完美的720S打造的车型,堪称“四轮导弹”。

“长尾”之名承载着深厚历史。

如同所有经典的运动车型版本,其起源可追溯至赛车领域 ——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但此后,这个名字又续写了更多传奇,它不仅在各类对比测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还以上述车型的形式成为收藏家们的珍藏。

这两个小小的字母,已成为迈凯伦顶尖水准的代名词。接下来,我们将以765LT为切入点,回顾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

Author / 酷乐汽车

Longtail-LT长尾”之名最早出现于1997年。

1995年迈凯伦夺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总冠军后,发现自家F1 GTR车型因采用接近量产车的车身设计,正逐渐被竞争对手超越。

当时国际汽车联合会放宽了车型认证规则,允许厂商在生产至少一款公路版车型的前提下,对赛车进行进一步开发。借此机会,迈凯伦为1997年GT锦标赛打造的F1 GTR进行了重大升级。

其中最显著的改动是延长了车尾车身,“长尾”的昵称也由此而来。重新设计的车身(车头同样经过大幅改造)不仅降低了风阻、提升了下压力,还让车辆更易于操控。

迈凯伦前首席试车手克里斯·古德温近期表示:“当年我还没开过1995款和1996款车型,但最近有机会体验了,长尾版的进化是巨大的。驾驶早期的GTR车型时,你必须严格控制在极限范围内,操作要非常细腻,而长尾版则鼓励你更激进地驾驶,你可以刹车更晚,甚至立刻‘过度驾驶’,很自然地,这样就能实现更快的圈速。”

全新的车身线条,再加上约99.8公斤的减重,以及用序列式变速箱取代H型手动变速箱的改动,让F1的竞争力得到质的飞跃。那一年,它在FIA GT锦标赛中大放异彩,11场比赛斩获5胜。

此外,F1 GTR长尾版还在勒芒耐力赛中获得全场第二、第三名的佳绩,同时包揽该组别冠、亚军。

“长尾”的传奇就此诞生,并被立即载入史册。

迈凯伦共打造了13辆长尾版F1,其中包括10辆GTR赛车和3辆公路版车型。

尽管F1长尾版的产量极低,但“长尾”之名已发展成为迈凯伦产品矩阵中的完整车型系列,代表着该品牌推出的最极致、性能最强的公路车型。

凭借其在赛车领域的传奇地位,迈凯伦在“长尾”之名首次亮相18年后的2015年,萌生了重启这一标识的想法。不过,此次并非将其用于赛车,而是打造了1000辆公路版车型 —— 675LT。

它延续了初代长尾版的核心目标:通过减重和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提升赛道性能,当然,还有标志性的“长尾”设计。

为了从650S的基础上减重100公斤,迈凯伦采用了更多碳纤维部件、轻量化轮毂、全新排气系统、碳纤维桶形座椅,并使用塑料后窗。针对车身减重,工程师还重新调校了互联式液压悬架。

初代长尾版F1比标准版F1车身延长了约63.5厘米,而675LT仅比650S长约3.8厘米。尽管视觉上的变化远不如初代显著,但性能的提升却一目了然。其搭载的3.8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经调校后可输出666马力,推动碳纤维单体壳车身仅需2.9秒即可完成零百加速,最高时速可达205英里/小时(约330公里/小时)。

在一些车媒评测中,曾将675LT评价为“一款快得离谱且性能强悍的车型”,同时指出它“无论是在赛道模式下驰骋赛道,还是日常在公路上行驶,都兼具可控性与驾驶乐趣”。

毫无疑问,它是初代长尾版当之无愧的继任者。

第二款现代“LT”车型是600LT,其研发思路与675LT一脉相承。它同样通过采用轻量化部件和更多碳纤维材质,实现了约95.7公斤的减重,同时依靠强化空气动力学设计,提升下压力以实现更快圈速。

当然,动力也得到了提升,3.8升V8发动机可输出600马力,比570S增加30马力。

600LT的零百加速时间更短,开启弹射起步模式时仅需2.8秒,但直线加速并非它最突出的优势。在车媒试驾中,600LT曾评价“堪称迈凯伦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产品”,对其操控平衡性、路感反馈和精准度赞不绝口。

随后在2018年,765LT登场。

作为性能卓越的720S强化版,它重新定义了超跑的性能极限。对于迈凯伦而言,原本可以沿用“减重-增功-强化空力”的常规路线,但这一次,迈凯伦为了让长尾版更具辨识度,付出了更多努力。

除了常规的减重和动力提升,迈凯伦还为765LT配备了全新双离合变速箱,采用更密的齿比,并搭载了源自塞纳车型的碳陶瓷刹车系统。若说此前的车型是“四轮导弹”,那765LT则堪称“瞄准弯道的轨道炮” —— 其整备质量不足3000磅(约1360公斤),却能爆发出765马力,随时准备“撕碎”弯道。

如果你开过765LT并且是在赛道上,你就会发现,这台车不适合在短赛道上驾驶,因为对于765LT这样快得离谱的车型来说,短赛道根本不够用,直道瞬间就被“吞噬”,只要操作得当,弯道也能转瞬即逝。

即便在五年后的今天,这款最新的长尾版车型依旧令人惊叹。

在普通公路上驾驶它,时刻都需要克制,车内几乎没有隔音处理,超硬的悬架也会在每一寸行驶路程中提醒你:这款车的设计初衷,就是要全程以极速驰骋。

然而,一旦驶上开阔路段,765LT的魅力便展露无遗。即便已问世五年,它的性能表现依旧极具现代感。涡轮迟滞仅持续一秒,随后动力便会爆发,带你瞬间飞跃,转向系统则延续了迈凯伦一贯的出色水准,液压助力搭配纤细的方向盘,其手感之佳,足以让竞争对手汗颜。

765LT真正的精髓,在于底盘调校与轻量化设计的完美结合。

有些更重的车型或许能达到相近的操控水平,但它们往往给人更强烈的“机械感”,依赖大量科技配置才能通过同一个弯道或达到相同速度。而在765LT上,转动方向盘的瞬间,你能感受到一种纯粹的驾驶质感。

这得益于全车大量采用的碳纤维材质,以及迈凯伦独特的互联式液压悬架,它用液压连接装置取代了传统的防倾杆。

与1997年的F1 GTR一样,765LT在高速行驶时依旧保持着出色的易操控性。尽管它拥有惊人的功率重量比、密齿比变速箱和性能强悍的刹车系统,却从不会让驾驶者感到畏惧或难以驾驭。

历经岁月变迁,“长尾”的核心精神始终未变。

纵观三款现代“LT”车型,它们有着一系列共通之处:均通过减重、提升马力和强化空气动力学设计,不断突破性能极限。更重要的是,这些改动并未以牺牲驾驶乐趣为代价。每一项升级,都能为驾驶者带来愉悦,无论是在熟悉的乡间小路尽情驰骋,还是在赛道上冲击个人最快圈速。

未来无疑还会有更多“LT”车型登场。

迈凯伦目前的Artura和750S车型(二者本身就借鉴了600LT和765LT的诸多技术成果),尚未推出对应的“LT”版本。而当这些“LT”车型最终问世时,它们必将延续上世纪90年代初代长尾赛车的核心理念:更轻的重量、更强的驾驶参与感,以及标志性的“长尾”设计。

More

今日日签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新农夫与蛇》死里逃生,阿布又... 被封禁的短剧《新农夫与蛇》死里逃生,作为短剧的投拍人,阿布又抖起来了。阿布的《新农夫与蛇》出师不利,...
童蒙启画:早期教育塑画面感根基 常婉莹/文 最近去亲属家小住,发现附近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幼儿园,每天有班车接送孩子。 每周一到周五早...
海南华铁: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及...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海南华铁17日午间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同时为...
《暗河传》剧宣,龚俊膀大腰圆,... 《暗河传》槽点这才送走《赴山海》没多久,《暗河传》就来了。都是主打一个武侠世界,极致打戏,感觉有点相...
交管12123显示车辆“查封”... 使用交管12123 APP查询车辆状态时,若发现车辆状态显示为“查封”,这往往意味着车辆存在某些问题...
原创 恭... 波特兰开拓者队新星杨瀚森今日正式通过美国驾照考试,并在采访中透露了人生第一辆车的选择,一辆二手宝马X...
原创 杨... 杨瀚森这小子可真会过日子,刚签完四年两千多万美元的NBA合同,转头就买了辆二手宝马X5! 不过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