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中国汽车改装行业现状与机遇
创始人
2025-10-24 17:55:09
0

文 | 汽车行家综合

欢迎供稿 | 请添加微信shaoyanlin412

近年来,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呈现出迅猛扩张态势。从数据来看,2016 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约为458.4亿元,到2021年,已经攀升至800亿左右,而在2024 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

一方面,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为改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基础——截至 2025年6月,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 3.59 亿辆,庞大的汽车保有量意味着更多的改装潜在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汽车个性化、差异化的追求日益强烈,也推动了汽车改装市场的发展。

从地域分布来看,汽车改装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凭借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多年来一直是汽车改装市场热土。不仅拥有众多的改装门店和专业团队,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改装产业链,从零部件供应到店面服务一应俱全。而每年举办的各类汽车改装展会,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改装爱好者和商家聚集。

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同样具备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汽车文化氛围浓厚,消费者对于改装的接受度较高,也吸引了国内外知名改装品牌入驻。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青岛等地,凭借其庞大的汽车保有量、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独特的地理位置,天津和青岛更有其发达的制造业和港口优势,而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和改装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发达的经济水平、消费者思想较为开放等因素,则为汽车改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消费金额来看,2021 年,花费1万元以下的汽车改装消费者占比最多,达 52%,表明消费者在汽车改装投入相对谨慎,倾向于选择价格亲民的改装项目。花费金额 1万-2万元的消费者占比接近28%,花费金额在2万-5 万元的占比达15%,这部分消费者通常对汽车改装有着较高的要求,追求更高品质的改装产品和服务。

从改装项目的需求占比来看,贴膜、车体改色、升级汽车音响设备等项目广受青睐,总需求达到 85%。其中贴膜和车体改色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改变汽车外观,升级音响设备则可以提升车内听觉体验。一些新兴的改装项目,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改装、内饰个性化定制等,也逐渐受到关注,未来有望在消费结构中占据更大的比重。

目前,中国汽车改装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零部件供应到下游改装服务及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汽车零部件生产、改装设备及软件开发等。原材料供应如钢材、碳纤维、高级涂料等各类基础材料,其中碳纤维因其轻量化、高强度的特性,在高端汽车改装中应用广泛。汽车零部件包括诸如刹车片、保险杠、避震器、轮毂等关键零部件,改装设备及软件开发则提供起重机、智能诊断系统、汽车解码器等设备和软件和技术支持。产业链中游环节主要是汽车改装设计与安装服务。这其中既有专业的汽车改装厂,也有广布各地的小型改装门店。下游则涉及经销商、二手车商,因为合理改装的新车或二手车,在市场上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售价。

除此之外,汽车改装文化产业也随之兴起,包括汽车改装展会、赛事活动以及相关媒体平台等,这些文化产业丰富了汽车改装的内涵,进一步推动了汽车改装市场的繁荣发展。

机遇涌动

今年政策层面释放出种种积极信号,成为推动行业快速前行的重要引擎。国务院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通知》进一步细化了政策措施,并鼓励打造汽车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跨界融合的消费创新。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将会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进入,从而推动行业从边缘走向主流,从非法走向合规。

政策支持不仅体现在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上,还体现在对行业规范化、标准化的推动上。2024年-2025年间,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改装分会陆续制订和完善了规范汽车改装产业发展的相关标准,在保障安全性能与规范关键部件的同时,也为行业的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随着汽车改装逐步放开,政策利好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为汽车改装市场提供了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截至 2024 年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 3.53 亿辆,据相关调查显示,90 后、00 后在汽车改装消费中的占比逐渐提高,他们追求独特性,渴望通过对汽车外观、内饰的改装以及动力升级等展现个性品味。消费升级的趋势也使得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愿意为此投入更多的资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为汽车改装行业开辟了新的赛道。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性,如电池系统、电机系统等,为改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车主可以通过改装电池系统,提升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优化电机系统,提高动力性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特点也为改装带来了新的思路,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加装、车联网功能的拓展等,让新能源汽车更加智能、便捷。

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汽车改装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平台、通信技术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汽车改装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改装企业可以通过升级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通信模块等,为车辆增添智能驾驶功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未来,随着 5G 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智能驾驶汽车改装市场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也为汽车改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碳纤维、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3D 打印技术的发展,使得个性化的汽车零部件定制成为可能,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独特性的追求。

根据全国工商联的数据,预计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4000 亿元,而随着持续彻底放开等利好消息加持,势必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推动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和技术创新将带来源源不断的服务和消费需求,实现万亿规模是可以展望的。与此同时,为了使汽车改装产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市场竞争更加有序,政府将联合相关协会对汽车改装法规和机制不断完善。

挑战与应对

目前,中国汽车改装行业在政策法规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对于非法改装行为,缺乏明确监管主体和有效监管,对于汽车改装的定义和范围界定不清晰,使得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尺度。对于一些新兴的改装项目,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升级等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不同企业对于改装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

从国外经验来看。例如日本,出台了详细的《道路运输车辆保安基准》,对汽车改装进行严格规范,包括改装范围、标准以及审批流程等。所有车辆上路行驶必须满足该基准的要求,这使得日本的汽车改装行业在规范的框架内有序发展。美国对汽车改装企业实行自我验证制度(DOT 认证),企业需对改装汽车产品的质量安全、环保标准进行自检和自验,确保产品符合法规要求后才可生产、销售或贸易。标准的制订和推行,也可以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改装企业和个人的监管,从而鼓励有序化改装,打击非法和低质低价改装产品或企业扰乱市场的恶性竞争行为。

目前,中国汽车改装行业内的技术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这也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与专业汽车改装企业拥有先进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相比,大量的充斥市场的小型改装门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外观改装,如贴膜、拉花等,一旦涉及到汽车油路线路改造、智能化驾驶系统升级等高技术含量的改装项目,就显得力不从心。

这种技术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行业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所导致的。一个成熟的汽车改装技师需要长时间在一线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成长起来,但目前我国专业的汽车改装人才相对匮乏,国内各类专业技术学校没有或者缺乏专业的改装技术师资和课程设计以及训练学习,导致市场上为了追求利润,大量不具备实力的技师滥竽充数,这不仅造成改装质量参差不齐,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为了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是重要途径。通过协调职业院校与汽车改装企业合作,将企业技术需求植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得到集中且系统的课程指导,采取理论与实操同步进行的方式,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改装产品和服务,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与国外一些知名的汽车改装品牌相比,国内的汽车改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明显不足。像德国的MANSORY、美国DMC等国际知名改装品牌,凭借其精湛的技术、独特的设计和良好的口碑,在全球改装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深受豪华车主的喜爱。而国内的改装品牌,大多还处于发展初期,在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品牌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改装品牌时,更倾向于选择国际知名品牌,对国内品牌了解甚少。

品牌化经营对改装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良好品牌形象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知名改装品牌通常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良好的口碑,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国内的改装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品牌化经营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通过参加国际汽车改装展会、举办品牌活动、与媒体合作等方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还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一些国内改装企业通过参加美国 SEMA 改装车展等国际知名展会,展示自己的改装产品和技术,吸引了国际市场的关注,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跨界合作与品牌化经营将成为汽车改装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升级,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为了提升国内改装品牌的影响力,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产品符合高品质标准。要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通过参加改装展会、举办品牌活动、与媒体合作等方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还应不断创新,推出具有特色的改装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这些努力,逐步缩小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

未来可期

对于追求时尚潮流的消费者,改装企业推出了各种充满创意的外观改装方案。采用独特的车身贴膜,如渐变色彩、金属质感、荧光效果等,让车辆在阳光下闪耀出与众不同的光芒。一些改装企业还设计了个性化的车身拉花,将动漫元素、艺术图案等融入其中,使车辆成为街头的焦点。在轮毂改装方面,推出了造型独特的多辐式、花瓣式轮毂,搭配鲜艳的刹车卡钳,为车辆增添了运动感和时尚感。

对于注重驾驶体验的消费者,改装企业则在动力系统和悬挂系统上进行优化。通过升级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系统,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辆在加速时更加迅猛。采用高性能的避震器和弹簧,增强车辆的操控性,使车辆在弯道中更加稳定。还可以对座椅进行改装,选用包裹性更好、材质更舒适的座椅,让驾驶者在长途驾驶中也能感受到舒适和放松。

个性化定制不仅体现在改装方案的多样化上,还体现在改装过程的定制化服务中。一些改装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对一的改装设计服务,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量身定制改装方案。在改装过程中,消费者还可以随时与改装技师沟通,调整改装细节,确保最终的改装效果符合自己的期望。这种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模式,让消费者真正成为汽车改装的主导者,满足了他们对于独特性和个性化的追求。

跨界合作与品牌化经营已成为汽车改装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改装企业与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等的跨界合作日益紧密。一些汽车改装企业与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如奔驰与著名改装品牌 AMG合作打造的系列高性能定制改装车型。这些车型在保留汽车制造商原有品质和性能的基础上,融入了改装企业的个性化设计和创新技术,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和高品质汽车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改装企业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科技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与改装企业合作可以将智能驾驶、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汽车改装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改装产品和服务。一些科技公司与改装企业合作,开发出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改装套件,让普通车辆也能拥有智能驾驶功能。

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趋势也深刻地影响着汽车改装行业。智能车灯、自动驾驶辅助设备等智能化改装产品应运而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智能车灯作为智能化改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车灯能够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和环境自动调整灯光,以提供最佳的照明效果和行车安全。在夜间行驶时,智能车灯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到前方车辆和行人,自动调整灯光的亮度和照射范围,避免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干扰。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天、雾天,智能车灯能够自动增强灯光的穿透力,提高驾驶员的视线清晰度。一些智能车灯还具备自适应远光灯功能,当检测到前方没有车辆时,自动开启远光灯,提高照明范围;当检测到前方有车辆时,自动切换为近光灯,确保行车安全。

自动驾驶辅助设备的改装也逐渐成为热门。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平台、通信技术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关键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辅助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性能越来越稳定。改装企业可以通过升级传感器、自动驾驶系统、通信模块等,为车辆增添智能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等。这些功能可以大大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和舒适。

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汽车改装行业带来了新的创新机会和发展空间。通过车联网技术,改装企业可以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和诊断,帮助改装技师快速找到问题并进行修复,提高改装效率。车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与客户的实时互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改装服务。客户可以通过 APP 查看改装进度、预约服务等,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车联网技术,改装企业还可以收集车辆的行驶数据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为产品研发和服务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推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在全球倡导环保与节能的大背景下,汽车改装行业也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将环保与节能纳入重要考量范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改装行业也逐渐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致力于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改装中,注重电池保护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改装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采用轻量化的车身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等,降低车辆的重量,减少能源消耗。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传统燃油汽车改装中,也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通过改装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系统,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尾气排放。采用环保型的润滑油、冷却液等,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在汽车内饰改装中,选用环保材料,如可降解的塑料、天然纤维等,减少车内有害物质的释放,保护驾乘人员的健康。

一些改装企业还推出了混合动力改装方案,将传统燃油发动机与电动机相结合,实现了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的平衡。这种改装方案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动力的需求,又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一种符合环保与节能要求的创新改装方式。环保与节能已经成为汽车改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装企业只有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腾势高管“出走”,本人回应 腾势前总经理赵长江从比亚迪离职!回应:先休息下 本文自南都·湾财社。 采写 | 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
特斯拉的十字路口:“增收不增利... 特斯拉的十字路口。 听筒Tech(ID:tingtongtech)原创 文 | 杨 林 编 | 饶 ...
这则广告,让美国总统生气了 据路透社24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四晚间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此前加拿大一则广...
1-9月销量超326万的比亚迪...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2025年,比亚迪以1-9月累计销量突破326万辆的亮眼成绩,稳居中国...
德赛西威:主要提供汽车电子产品 证券之星消息,德赛西威(002920)10月24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油车销量连涨3个月,电车新贵不... " 在新能源席卷市场的今天,燃油车似乎正在默默逆袭。据中汽协最新数据,今年9月传统燃油车销量达到11...
深化合作|靖江大明拜访奥力通,... 10月23日,靖江大明总经理邓梁峰率队,携深加工副总经理刘全永、工程服务部销售主管顾冬、碳钢销售部经...
好盈科技冲刺科创板:不到两个月... 瑞财经 吴文婷10月23日,深圳市好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盈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