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10月24日,凤凰卫视集团联合多家国际机构举办“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2025”,以“十年共识·五年同行”为主题,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在气候治理新格局下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行动,积极助力中国碳中和愿景及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
落基山研究所交通项目主任王喆
落基山研究所在此次峰会上正式发布了其在中国开展的“冲向零碳”新能源重卡试点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该项目通过系统性追踪8支车队、涵盖充电、换电、氢燃料电池三种技术路线的20辆重型卡车在真实运营场景下的数据,为行业提供了关于新能源重卡成本经济性、技术可靠性及减碳效益的参考。
落基山研究所交通项目主任王喆在发布成果时指出,数据显示,新能源重卡已在特定场景下展现出显著的运营成本优势与可行的投资回报前景。
王喆在分享中重点介绍了项目在五个核心维度的观察发现。在成本经济性方面,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纯电重卡单位公里耗电量约为1度电左右,氢燃料电池重卡百公里耗氢量约8-9公斤。以谷段电价计算,纯电重卡每公里运营成本仅约0.3至0.4元,显著低于燃油车,每公里可节省约1.3元甚至更高的成本。按年运营10-12万公里计算,假设1公里节省1块钱,每年单車可节省运营费用10-12万元人民币。
在行驶效率与可靠性方面,当前车辆续航能力稳步提升,纯电重卡带电量普遍可达400度以上,部分甚至超过600度,足以支撑日均250-300公里的典型运输需求;氢燃料重卡日均里程更是达到约600公里。车辆出勤率稳定,多数车辆月均出勤天数可达28天以上。尽管个别车辆存在偶发故障,但整体故障率较低,未对运营构成严重制约。此外,在驾驶体验上,新能源重卡获得了司机的积极反馈,更宽敞的驾驶空间、优异的静音效果以及集成的智能化安全功能为司机提供更好的安全性保障。
在核心的减碳效益方面,新能源重卡无论是纯电还是氢燃料技术路线,均能带来显著的碳排放削减。若未来能结合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为场站供电,其减排贡献将进一步放大。
王喆同时指出,当前新能源重卡的推广仍面临挑战,其中包括充换电、加氢等场站基础设施的不足。他呼吁政策层面可以更加聚焦于对场站建设给予更明确、更有力的引导和支持。此外,当前新能源重卡保险费用偏高(年费约2.5万至3.5万元)以及维保服务体系仍需完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