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o markets 官网:Uber联手英伟达、Stellantis、Lucid打造自动驾驶新基建
网约车巨头Uber 周二凌晨宣布,将在2027 年起组建一支由英伟达Drive AGX Hyperion 10 平台驱动的10 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并承诺通过端到端自营运管体系把每公里成本压缩至人类司机的70% 以下。
同一天,豪华电动车品牌Lucid 也披露正与英伟达联合开发L4 级真无人架构,目标在2026年把第一辆可取消方向盘的量产车推向市场。两大消息叠加,标志着自动驾驶赛道正式从技术验证转入规模降本的竞速赛。
Uber方面表示,新平台将让车企一次性拿到软硬一体的量产包:Orin级SoC、Hyperion10 传感器套件、安全中间件以及可OTA 的AI 模型。
首批整车由Stellantis 代工,至少5000 辆Pacifica 与RAM 电动厢型车将在2028 年下线,富士康负责域控制器与线控底盘集成。Uber亲自接管充电、清洁、远程协助和保险,试图用标准化运维把单车日均成本压到80 美元以下,比当前人类司机平均220 美元的份子钱减少六成。
为喂饱算法,Uber同步启动机器人出租车数据工厂项目:未来五年采集300 万小时、覆盖10 亿公里的真实运营数据,通过英伟达DGX 超算做自动标注、场景挖掘与仿真回灌,将模型迭代周期从月缩短到周。目前,Avride、MayMobility、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13 家软件方案商已签署协议,可共享英伟达模型仓库,但需把运营数据回流Uber,形成数据换市场的飞轮。
Lucid的路线更激进。公司临时CEO Marc Winterhoff 透露,下一代中型平台原生预留L4 接口,电池、转向、制动全部冗余,整车12 个摄像头+5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算力2000 TOPS,目标2026 年通过加州DMV 的无安全员测试。
Lucid计划把自动驾驶功能作为8 万美元以上高端车型的标配,并与Uber、Nuro另签三方协议,六年内部署2 万辆Gravity SUV 无人出租车,由Uber 持有、Nuro提供软件、Lucid负责整车维保。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谨慎:Uber股价短线冲高1.2% 后翻绿,投资者担心10 万辆重资产会吞噬现金流;Lucid则因未给出明确量产时间表,股价收跌3%。但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英伟达统一芯片+工具链后,自动驾驶BOM 成本有望在三年内再降40%,一旦单车日均里程突破300 公里,Uber就能在2029 年实现全车队EBITDA 转正。
从奥斯汀、亚特兰大的百辆级试点,到10 万辆混合运力网络,Uber正在把共享出行的故事从撮合人类司机升级为运营机器人。当电动化、芯片化、数据化三股力量合流,无人出租车大规模盈利的时间表,第一次被写进了财报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