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四维图新在北京召开2025EVOLUTION创想大会。四维图新CEO程鹏宣布,公司品牌战略升级为SEEWAY.AI,公司也从“地图人”到“汽车人”再到“AI人”的全面跃迁。现场还发布AI深度加持下公司从芯片、算法到高精定位进而开发智能座舱、辅助驾驶领先解决方案的全栈新品。
谈地图
有效采集数据为车厂降本
过去一段时间,几乎所有新势力都在谈“无图”,即不依赖高精地图,让城市NOA能在更多城市、更多场景中实现快速部署。
作为从地图起家的厂商,在程鹏看来,地图依然是四维图新所有业务的基石,“没有地图,你怎么做数据合规?哪些地方采集数据,哪些地方数据有价值,哪些地方有Corner case,哪些地方路网复杂,哪些匝道难走、路况复杂,辅助驾驶容易出问题?等等,地图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对中国哪个地方路况复杂,哪个地方场景复杂容易出事故,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会更精准地采集有用的数据,不会出现采集数据中八成是无效的情况。”程鹏说,一些车厂需要数据采集,四维图新会告诉车厂,有一半数据是不用跑的,因为根据地图经验,那些不采的地方是没有特别场景的,也没有复杂Corner case,更不是特别拥堵路段,导航和智驾是通的,这就为车厂省了一大笔费用。
程鹏还提到,地图已经从原来情景式导航工具,变成了城市生活的智能体,可以让用户漫游、沉浸式享受3D场景,不只是支持中控和手机导航。
谈出海
助力车企达成安全与数据合规
汽车行业正经历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的转变。程鹏表示,行业考验极致性价比,但“卷”不能只是往上游压供应商货款,而应该用技术“卷”创新、“卷”生态合作,把成本“卷”下去了,体验“卷”上去了,推动“科技平权”,辅助驾驶低、中、高方案,能分别搭载到5万、10万、15万级别的车,而在这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起码要到50万元级别的车才能用上。
程鹏还举例说,车里面有很多屏,以前只有一个中控,现在副驾、后排,甚至后视镜都变成了电子屏,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卷”出来的。成本足够低了,可以装到更低价格的车里。
“我到欧洲看当地排队买中国电动车,即便充电不方便也愿意买,因为智能化水平很高,屏够大,生态可以导入进来,冰箱、彩电、沙发都有,乘坐更加舒服、愉悦。”程鹏说。
谈到出海,程鹏注意到,与大众印象不同的是,尽管电动化比例也在提高,但仍以燃油车为主。这其实也是因为整个产业链提质降本带来的结果。
“以前燃油车卖到海外不一定挣钱,现在因为供应链水平提高了,同样的价钱在海外毛利就高了。”程鹏说,具体到不同区域,出口欧洲以电动车为主,而原独联体国家则以燃油车为主。
出海挑战在于,安全标标以及数据合规。“比如有没有好的地图和导航,数据该怎么处理?我见到过有些车厂用硬盘把数据扛回来的。”程鹏举说,数据、关税等问题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车企头上。
程鹏谈到,芯片在海外有些地方是完全得不到支持的,还有一些芯片在一些国家不能用,一方面是法规和安全不具备,另一方面是质量要求达不到。例如在零下几十度环境下,或者沙漠、戈壁滩暴晒,容易出现黑屏等情况。但程鹏也表示,四维图新在世纪之初就出海了,从法规到文化有比较深的理解,有信心帮助客户把出海这件事做好。
谈芯片
出货量“双破亿”,开拓机器人市场
“AI人”成为四维图新的最新战略,此次大会还公布了四维图新在芯片上的进展:旗下杰发科技SoC与MCU累计出货量双双突破亿颗大关,成为国内少数实现“双破亿”的汽车芯片企业。
“从AC8015到AC8025,我们不仅在做芯片,也在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程鹏在现场透露,AC8025已通过AEC-Q100认证,满足从极寒到极热的环境要求,提供≥15年供货保障。
目前,四维图新已形成从芯片到算法、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软硬一体化量产能力,几乎中国每一台车里都有用四维图新的产品。
在这些客户中,还有不少两轮车厂家使用。程鹏说,原来以为四轮车芯片用在两轮车是降维打击的做法,但后来发现,两轮车赛道要求还更高,因为两轮车在户外时间比汽车还要长——汽车能停到地下车库,而很多地方两轮车不让进去,担心电池爆炸。两轮车面临的环境更恶劣,散热要求更高,功耗要求更低,成本还要低。
此外,两轮车和汽车最大的区别就是行业量级,原来汽车一个平台是几十万辆的规模,但两轮车一个平台就是几百万辆,这对芯片研发成本的分摊特别有利。
“我们对自己产品严格要求带来了一个全新赛道的起飞。”程鹏说,四维图新的芯片已经能够覆盖从入门到中阶甚至高阶的需求,比如一些带大屏、支持车联网的全新智能两轮电动车,可以为两轮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防止乱停乱放,大大规范了城市对于共享出行工具的管理。
过去几年,四维图新围绕高精定位带来了一系列创新产品。从2018年开始布局,至今已在全国建设了4000个相关站点,解决了两轮车、共享单车的定位问题,也解决了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领域中 “车辆在哪个车道”“离标志标牌有多远” 等高精定位核心问题。
此外,四维图新又不断延展,将技术整合为模组,形成 “P+V”,即定位 + 视觉 + AI 的解决方案,其高精定位技术已经实现三大突破:一是从仅覆盖中国场景拓展到覆盖全球;二是从支持少数芯片厂商,到兼容几乎所有定位芯片厂家;三是从仅支持汽车,拓展到支持各类移动智能体。
“我们给汽车做的供应链产品,约75%可复用至机器人、无人机、割草机、扫地机等产品。”程鹏说,在汽车2万个零部件中,四维图新能提供500个关键部件,包括芯片、模组等核心产品。最近还收到了大量跨界需求,不仅来自两轮车,还有无人小车、机器人、具身智能等领域。
这些设备需要通过 “双眼” 识别地图、实现定位,还需要感知关节的姿态和角度,可以通过四维图新的定位+惯导技术实现,反过来这些应用场景也极大丰富了四维图新产品的应用空间,如无人高尔夫球车、智能割草机、卡车TBOX等,此外,滴滴、美团都在使用相关产品。
南方+记者 郜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