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光辉岁月已成往事。
作 者 | 海运仓
责 编 | 林 东
出 品 | 汽车K线
身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期。
由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叠加,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汽车经销商与上市车企的销售渠道及品牌结构也在发生改变。
只是谁也没想到,一次“触电”带来变革,会改变成千上万人的命运。
01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汽车品牌授权店数量较2024年底减少1.9%。
其中,按品牌汇总,汽车4S店上半年新增2124家,但减少2749家,净减少625家。
该协会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4S店净减少数量在1500家左右。
过去几年,由于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品牌崛起势不可挡,合资车企和豪华车经销商授权店关停并转频发,其中品牌迁移(翻牌)现象尤为突出。
有某合资车企经销商投资人告诉《汽车K线》,原来该品牌在北京有17家4S店,但去年仅剩8家,今年可能还会减少。
不难发现,渠道品牌调整的背后,是众多经销商在品牌切换十字路口的艰难抉择。
综合流通协会乘联分会与中汽协数据,中国目前汽车库存超过300万辆;而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库存预警指数从未低于50%警戒线。
—延伸阅读—
02
近五年,庞大集团、广汇汽车等大型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接连爆雷退市,也有和谐汽车、中升控股转投新势力品牌和新能源车企麾下。
美东汽车更是参与投资赛力斯港股上市!
可在资本市场,汽车经销商整体上面临较大挑战。
流通协会认为,汽车经销商“退”不易,退出原有品牌代价高昂。
即便新车销售持续亏损,多数经销商仍依赖保有客户维系门店运营。
一旦终止现有品牌授权经营,不仅客户资产归零,还需面临库存、设施处置和员工安置等难题。
“变”也难,新扩网或者改弦更张都面临多重筛选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在售品牌超过160个,其中新能源汽车独立品牌超过60个。尤其是新能源品牌目前自身多数处于亏损之中,盈利非常困难,自身难保,随时可能爆雷,基本上依赖资本市场融资。
因此,该协会还指出,历史教训警示风险。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突然倒下,导致大量经销商不仅没有收回投资,甚至部分购车款也血本无归,不得不再次面临选择。
在汽车行业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更多深陷亏损泥潭,苦等品牌复兴的经销商,开始陆续觉醒,加入到品牌切换的行列。
为此,流通协会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经过半年多指标筛选和模拟计算,构建完成经销商品牌切换决策指标体系,将多维度指标,通过无量纲处理合成“汽车经销商渠道投资发展品牌分级指数”。
该指数整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持续开展的《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月度)》《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月度)》等调研成果和行业数据,覆盖全国数千家经销商的真实运营数据及全网渠道变动数据,确保全面性与真实性,彻底突破品牌评价“唯销量论”的局限。
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仍有超过2万家汽车经销商,其中绝大部分都面临挑战。
随着补贴政策和购置税优惠减免退坡,2026年汽车经销商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
Views of Autoskline:
把汽车产业资本造车圈钱和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一切就都能迎刃而解。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